有几位被皇帝强迫叫来一同观战的大臣看了,他们竟心里暗自拍手叫好,眼下江山刚刚安定,应该勤于政事,安顿黎民众生才是,可这贼太监竟盅惑皇帝做这残忍之事,希望这高元能命丧狮口,除了这祸害,其中观战的一位蒙古大臣正是察罕贴木儿。
高元运起神功,当野兽来到时,他轻巧地便避开了,野兽一击不成,不由得恼羞成怒,返回头来更加气势汹汹,满眼怒火,它伸出两爪,恐怕岩石遇到它那两爪也会变得粉碎,高元却一个转身又轻巧地避过,还伸手在狮子脸上击了一掌,那野兽咆哮起来,高元运起轻功跳起来,竟骑在了狮子背上,他抢起拳头冲那兽头打上去,却犹如打在一块钢铁上,如此打斗了半天,野兽竟不能毙命,高元也骑虎难下。
原来那《葵花宝典》的功夫竟出神入化到让人耳目奇清,反应极快,故而那些野兽在他眼里的一切行为动作皆为慢动作,他可以从容地应对,但高元并不擅长外功,他对付人可以,因为人无论如何强练筋骨总归是血肉之躯,这兽皮却是柔韧异常,无从下手,又不同于人的穴道,故而点穴之法也施展不出。
皇帝看得累了,李清泉见机行事,他知道高元的武功,狮子虽不能一时毙命,但也伤高元不得,狮子又是饥饿之躯,如此斗下去恐怕高元会胜出。于是对皇帝道:“陛下,臣看高公公已占下风,不如就此罢手吧,否则他丧生虎口,以后谁来服侍陛下啊。”皇帝心想高元跟随了自己有些时日,总能搏得自己欢心,其他公公却只知做事不如高元能揣摩自己心思,于是便命人叫停,对高元道:“朕累了,爱卿们也累了,不如就此罢手吧。”
高元只好罢手,皇帝问群臣:“爱卿们,你们看高公公是赢了还是输了?”那些文武群臣对高元愤恨不已,于是有人道:“未能赢便是输,狮子未死,高元便是输了,他却大话在前,如此欺君,该当斩。”有太监想趁机讨好高元,于是有人道:“陛下,奴才以为那狮子已精疲力竭,高公公却毫发无伤,再打下去那狮子肯定是输。”
皇帝转头问李清泉:“李国师,你意下如何?”李清泉此时的话将决定高元是胜是败,他心里已想好应对之策,便道:“回陛下,高公公所面对的是饥饿之狮,臣请问一下,陛下以为,是吃饱的狮子难以对付还是饥饿的狮子难以对付?”皇帝看向察罕贴木儿,察罕道:“我蒙古人人人均知,自然是饥饿的狮子难对付。”李清泉道:“既如此,臣以为高公公是赢了,再斗下去胜负自然也会分出。”
李清泉这一答法可谓一石两鸟,意思是我以为高元赢了,你们若不信就让他们继续再打斗下去,一来捧了下高元,二来如若众人不信意欲继续看结果,继续推高元入火坑,也不是自己的事了,真可谓刁钻至极。皇帝赏赐了高元金银,却未提拔他为总领太监。
散后,高元并不领李清泉的情,竟悄悄对他道:“李大人,改日也要不要试一试啊,以让自己的武林盟主头衔更响亮些。”李清泉心里惊骇不已。
李清泉回家后心里很害怕,他想,我虽有武林盟主之头衔,可武功平平,天下也基本太平了,以前靠江湖消息为资本,现今似乎无我用武之地了,如何在朝廷立足,还得从长计议,不如先培养些势力,安插耳目。于是李清泉命人发出告示,本国师府招募江湖有奇能异士者,如有特长,不分男女老幼,尽可登门献艺,入围者可入府参事,不入围者也可得白银一两。
于是不少西域人出来献艺,第一人说他能通天彻地,李清泉亲自坐镇,看那人表演。只见那人将手中长绳往空中一拋,刷刷刷便爬上高空,一眨眼竟只剩一个小点,他下来后将绳子轻轻一抖,绳子竟刷的一下掉落下来,随后他念着口诀,叫一声“遁”,竟没入地下不见了,但见地下隆起如巨蛇,眨眼间竟在城门外的树上出现,众人无不喝彩。李清泉道:“不错,此人可用于攻城。”说完吩咐留用。
另一人说能表演点水成冰绝技,命人拿来一盆水,当时正值初夏,虽不烈日当空,人们却也都穿着单衣,甚至有人摇起了扇子,只见这人运起内功,双掌没入水中,不一会那水竟从水面到水底结成了厚冰,众人亦喝彩不止。这人使得正是玄冥掌。李清泉对下人道:“此人可留在府中所用。”
又有一人说能表演刀枪不入,说完脱去上衣,但见他皮肤粗糙,犹如千年的大象皮,李清泉命人打了他几拳,打的人道:“大人,我这拳头像是打在铁板上一样。”李清泉不信,命人拿枪来戳,那枪几乎戳弯了却还不能刺入,又命人用刀砍,那刀砍崩刃了,那人竟还是安然无恙。
李清泉不信邪,叫道:“取我屠龙宝刀来。”这人很自信,也许刚来中原,竟没听说过那玄铁屠龙刀的威力。李清泉亲自挥刀冲那人肩上砍过去,那人“哎呦”大叫一声倒了地,血流不止,只见那伤口处竟银光闪闪,李清泉命人拖过来,原来那人竟是在肉体中植入了一身软甲,李清泉大怒:“此人竟然敢戏弄本官!”说完挥起屠龙刀结果了这人,并道:“本官是要选慕有真才实学的人,此人若是把软甲当宝物献上倒也罢了,竟作为掩饰糊弄本官,如此瞒天过海岂能轻饶。”余人都唏嘘不已。
另有一人,说会百变其身,上场时是一位白面年轻后生,朝人行了个礼,只见他取出细针,扎在自己颈后穴道,不一会面容竟扭曲变形,他又用金针在面上刺了几下,脸色立即便为古铜色,狰狞恐怖,随后那后生取下刺针,在脸上又推拿了几下恢复如初。众人叫绝。
李清泉问:“这位后生,此变法可化为貌美女子否?”那后生道:“报大人,此法只能由美变丑,却不能由丑变美,正犹如鲜花开放乃是天生,而随意破坏为后天。人的相貌为天生,这易容术却是后天,故而如此。”李清泉道:“嗯,此法虽不甚完善,却也有用武之地。”即吩咐人留用。
李清泉通过此办法招募了许多江湖人士为自己效命。
皇帝昏庸,朝中一位大臣急在心头,此人官居二品为吏部尚书,他向皇帝进言:“陛下,臣观我朝,以高压政策治国,百姓言论受制,反叛势力有增无减,他们自创各种联络信号,许多帮派渐成势力,南人有造反之象,此情不可不防。”皇帝问:“依爱卿所言可有计策?”答:“臣观汉儒文化实为至圣之言,常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言论大有治国安邦之道,依臣之见,不如放宽汉人,择优选拔部分汉人为官,采用以汉治汉政策,不由得南人不服。”皇帝道:“既如此,且恢复汉人科举之途,卿可着其办理,勿负朕心。”答:“吾皇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