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青铜礼器也随之发生变化,诸侯们的“僭越”行为日益普遍。
大夫越用诸侯之制也司空见惯,甚至有的诸侯所用礼器比天子还要豪华。
这种背景下,曾侯乙墓出土九鼎八簋也不足为奇。
但“九鼎八簋”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是谁引领的呢?
陈文哲看着一张照片,好像有着九鼎八簋出现的地方,都会出现另外一些我们看着特别熟悉的青铜器,比如勺子。
陈文哲手中照片上的一只勺子,肯定也是跟九鼎八桂一同出土的。
这上面的鼎,敞口,折沿,立耳外撇,圜底。
腹部饰蟠螭纹、绹索纹,形制、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
簋盖有圆形捉手,器身有子口,鼓腹,圜底。
饰窃曲纹、瓦纹、垂鳞纹,两侧捉手饰涡纹、蟠螭纹,形制、纹饰、大小均相同。
勺子也不普通,也属青铜器,并且体积巨大,上刻有纹饰。
“鼎”用来盛放肉制品,“簋”用来盛放黍、稷等粮食制品,勺子很显然是用来盛放食物的。
列鼎制度是指造型、纹饰、铭文相同,但形体大小依次递减的鼎,和造型、纹饰、大小基本相同的簋相组合。
鼎和簋的数量分别为奇数和偶数,按规律排列并配以不同的种类的食物。
同类的九鼎系列礼器,曾经在郑韩故城,先后出土过五套之多。
九鼎八簋在诸侯国出土,是周王室逐渐衰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