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自有大儒为我辩经(1 / 4)

“简单点说,就是为了大明的利益你尽管出剑,自有我等大儒为你辩经。”

见苏彧那略带迷茫的眼神,梁瘦民只好将话说明白。

回光的性功修行,外天下、外物、外生,都是对世界的理解,在顿悟入门,有了智慧后,就是金华乍吐;有了成熟的世界观并知行合一去践行,就是金华正放;已经寻找到自己的道路,并对文明有利,就是金华大凝。

外天下、外物、外生并非是局限于金华的内容,而是需要一直参悟加深的内容。

金华一层,主要是“独立理性的认知世界和分析事物并明白自己的志向”、“知行合一去实践自己的志向”、“确定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且对文明有利”。

这是金华的方便法门。

金华来自于《太乙金华宗旨》,讲的是天心。

与《太乙金华宗旨》不同,国师张执象当年的定义是: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四句,既是做事的递进关系,可其重要性,又是依次而减的,能够在事功上开万世太平,才能够为往圣继绝学,人人皆悟圣贤之道,此后才算真正的‘安生立命’,超脱轮回,登舟彼岸,如此,方能为天地立心。”

“张载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可凡俗之心,贪婪之心,躁动之心,能是天心吗?绝非如此。我们在修行上,说金华,说天心,此天心与彼天心又有何异?无异也。”

“是故。”

“天人合一,修行之妙,便是如此,回光一境,奥妙无穷。”

为天地立心,是立德吗?并非如此,立德只能算是为天地立心的一部分而已,天心即人心,这才是玄关奥妙所在。

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把道理讲得很明白了,所谓天地立心,任何“前识者”,提前有意识谋划的,都是虚幻的花朵,是愚昧的开始,用礼是不可能为天地立心的,用仁义也不行,立德同样不够,须得让众生都得道,如此才能为天地立心。

是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本末之妙,皆在此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