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句话放在汉朝都可以这么说,但放在秦朝,不行,说不通。
深受战国遗风影响,秦朝对于民之一字,见解与后世不同。
因为秦朝不是靠争取民心民意拿的天下,而是霸道。
战国死伤两百万,白起一人杀一半。
纵横张仪骗天下,王翦王贲灭六国。
这里面从头到尾都没有一个“民”字。
所以,秦朝主流思想是:
民不是取天下的关键,而是维持君主贵族豪奢生活的苦力。
到了今日,除关中外,天下百姓依然不以秦人自居。
秦无民心,却有天下。
这种现状,谁能说民心民意很重要?
虽然孟子早早就喊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口号,但这句话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除了儒家传统门生,诸子百家都当这句话是儒家孟子的荒唐之言。
就像那个梦见蝴蝶,醒来分不清是梦蝴蝶,还是蝴蝶梦的道家庄子。
哪一家还不出一两个有名狂人?
在群臣对李斯策略没有发表意见时,嬴成蟜指出民心二字,可以,这是一种见解。
但在群臣全部都同意李斯策略这个情形下,再说民心民意就没有意义,站不住脚。
民心民意,远远不能和维护各地稳定相比,这是公论。
嬴成蟜想打破公论,这很难,难如上青天,他无法用实例来告知群臣,民的重要性。
以民为本,以儒治国的鲁国早被灭了,现在的秦国是以法治国。
而不举实例说理论,这对那群儒生还管用,在秦国朝堂上不行。
老秦人不饶舌,理论有个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