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西野哲庆幸自己没摘下头盔。
西野哲进到休息席,教练团也过来夸了几句,称赞他那球打得相当好。
打击教练小针崇宏问道:“那球应该是变化球吧,比较难打的一球。”
“嗯,球路从外到内,看着要绕进好球区,不打可能就被三振。”
“出棒点前提了?”
“按照教练你给我的要求去做了,因为用大轨迹挥棒的拉打,所以没有把球放进来。”
尽管针对打击形态的14个专项训练还没真正发挥效用,但西野哲已经开始从中获益。
一般来说,把球放进来,有利于使用挥棒距离短的推打。
拉打则是击球点距身体较远的击球方法,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用上球棒自身重量加速度的打法。
之前小针崇宏问西野哲,是想要打本垒打,还是要打更多安打。
西野哲回答能不能两个都要,被狠狠训了一顿,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想要打本垒打。
之后打击形态的调整,也是以追求长打和本垒打为目的。
相较于高中棒球传统的日式打击,西野哲的挥棒动作非常漂亮。
脚抬得较低,更注重身体平衡,挥棒轨迹大仰角高。
但这样大轨迹几乎抡圆的打法,中球率极低,普通人十有八九只击中空气,球皮都蹭不到。
西野哲不一样。
队内的投打对抗训练中,以大轨迹的挥棒方式击球,他还能有高达4成的中球率。
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更为惊人,西野哲的击球棒速上到了14+公里每小时,比大多数高中投手的直球进垒速度还要快。
以西野哲的力量击中球心,基本上守备球员只能看着球出去了。
“那球打得真是不错。”小针崇宏拍着西野哲的肩膀,对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