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的意思,自己不是从谁口中得知消息,而是自己综合时局判断出来的。
杨慎板起脸:“也就是说,陛下修铁路之事,你不想帮忙调查?”
“恕难从命。”
朱浩礼貌回绝。
“嗯。”
杨慎没再勉强。
现在朱浩都不算是他派系的人,好像也没什么能逼朱浩听他的,所谓帮朱浩回翰林院,他也只是拿出来当幌子,落实起来不容易。
连孙交都不能完成的事,他凭什么打包票?
……
……
有关朱浩所给的消息,杨慎认真思考过。
很有可能啊!
除了张璁那一条有点扯淡,有关杨一清入朝,还有孙交退休时间,都比较符合目前皇帝的意向。
与此同时,有关入阁人选问题在朝官中传得沸沸扬扬。
朱四已不想等蒋冕和毛纪致仕,虽然这二人最近紧随杨廷和的脚步,多次跟皇帝请辞,都被皇帝回绝。
这天朝议结束,朱四召见了翰林院的两位翰林学士,石珤和丰熙。
没有叫内阁中任何一人,也没叫六部九卿,只召见两名翰林学士,外间看来,只能是商议二人谁要入阁的问题。
本来这件事不用商议,因为石珤比丰熙的资历更为深厚,先前刘春入阁时,石珤呼声就很高。
但有一点,石珤跟杨廷和过从甚密,并不为皇帝所喜,若皇帝真要选人入阁的话,可能会选择态度相对温和一些的丰熙。
在这时代,虽然思想上没有左右之分,但跟皇帝的关系,包括对大礼议等重大问题的态度,也会分激进、温和、保守等派系,丰熙在这一点上更有优势。
二人被皇帝召见,本来也以为是为此事,但等皇帝开口,他们才知道自己太过天真。
“……两位卿家,是这样的,朕想增加一名阁臣,以及一名翰林学士。这名翰林学士不负责制诰,也不管詹事府和翰林院中事,你们别误会朕是要提拔唐检讨。朕想在年轻人中选这么两个人出来,不知你们有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