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会试开榜才发现,居然录取了个少年郎当会元?
毛澄只能说,这个朱浩名声在外,这才显得这次会试录取没什么问题。
“安陆之地军户?”
杨廷和眯眼打量朱浩的简介。
寥寥几字,只说朱浩出自军户之家,连锦衣卫出身都没列明。
毛澄介绍道:“系锦衣卫千户之家朱家所出,其祖父系平定岭南叛乱有功的锦衣卫千户朱明善,堕马卧床多年……”
实职锦衣卫千户的经历,毛澄还是有所了解的,尤其现在朱家出了个进士,更是需要详细勘察,调阅过相关档案、提前有所准备的毛澄自然能对杨廷和说明具体情况。
“老夫倒是有所耳闻,听闻先皇让其朱家迁居安陆……如今过去近三十年了。”杨廷和道。
毛澄笑道:“这个会元倒是忠良之后。”
显然毛澄并不知道朱浩父亲的经历,不然这句“忠良之后”就更加准确。
杨廷和突然指着朱浩父亲一栏问道:“其父是怎么一回事?”
“应该是已亡故,具体情形不知。”毛澄坦言相告。
“嗯。”
杨廷和点头。
对于朝臣来说,未来当官有两次必须要在家休沐的经历,即父丧和母丧,一次二十七个月加上来回路上耽搁的时间,几乎就是两年半到三年,这段时间算是强制休沐,就像杨廷和的两次守制分别在弘治十二年和正德十年,弘治十二年时杨廷和还未身居要职,而正德十年时他已为首辅,中间出缺的时间就由梁储暂代首辅。
所以对于一般进士来说,考中进士之前父母中有一人过世,等于少了一次长休沐的机会,跟用人单位考虑女员工将来是否要休产假的问题一样,这时代的人特别提到父母是否尚在的问题,以此作为一种另类的甄选方式。
毛澄道:“以两位会试主考对其试卷的评语,此子经义和策问方面,见识非凡,有治国之韬论,颇具雄才,或是因其军户出身,对于兵法多有习读之缘故……”
话说到一半顿住了,毛澄发现杨廷和面色不善,不自觉将褒扬的话给咽了回去。
正德朝对文臣来说最忌讳的事情,莫过于当今天子尚武,若是真有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少年英才进入朝堂,或许早早就被皇帝收为己用,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