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种迹象表明,邝洋名不但在科举出题上是个高手,琢磨人心方面更是个高手。
朱浩想到州衙在剿匪事上前后不一的态度,还有那晚剿匪战事取得重大进展时,急着出来抢夺功劳,说明邝洋名是个急功近利之人,听不进劝诫。
所以朱浩在两篇文章中,没必要去规劝一个眼中只有权力,中庸守旧又没有太大本事的庸碌官员。
朱浩发现,自己参加了邝洋名主持的两次科举考试,见到他出的四道四书文题目,就几乎把这个人参透了。
这大概就是古人流传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
把四书学完了,我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一个人的性格和其政治主张,再反推他喜欢听什么,性格怎样,再便是如何去迎合……
大概接受过系统儒家学说熏陶的官员都喜欢研究别人喜好,而儒家社会的人情事故就是这么来的。
朱浩发现自己正在变成曾经讨厌的人……可问题是,你身处这个社会,没有权力和地位去改变一切,能怎样呢?
不随波逐流?
那你就是异类,必将被时代洪流淘汰!
朱浩不由想到劝慰袁汝霖的那番话,觉得那也是对自己说的,有时候研究人心,不是自己喜欢,而是要以此来获得改变时代的机会……
……
……
正如唐寅所猜测的那般,朱浩要完成两篇府试文章,根本用不了一上午。
唐寅对朱浩的才学没有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但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朱浩的水平应付安陆府试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可朱浩却怕阴沟里翻船。
鬼才知道这种小考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就比如说邝洋名出题的方向,若是你不能很好地掌握,谁明白他现在意气风发,完全听不进去劝?
如果论述方向错了,写文章把他逼急了,管你什么才华,文章写得怎样,直接把你刷下来没商量。
这也是科举考试中很多人一直郁郁不得志的原因。
不是没才学,而是不懂得揣摩人情世故,很多当官的也是这样……你不能掌控别人的行为,就要揣摩他的想法,对症下药。
当然,揣摩出题人心理也是朱浩学问的一部分。
这一点唐寅很清楚,所以才对朱浩信任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