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就给事件定性,范仲淹的意图已然十分的明确,那就是绝对不能现在起什么战事冲突,一切还是应该以庆历新政为主。
换一个时间发生这些事情,范仲淹或还会犹豫是不是可以趁火打劫,甚至是支持一下苏石。可是现在,一切都要为新政让道。
做为改革派的范仲淹开口了,随他之后富弼、韩琦、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等人都持白玉笏板上前表明了相同的态度。
这些人中,也不全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新政就在眼前,他们却不得不这样去做,这样去说。
支持新政的一众官员都站了出来,赵祯便知道,想要借此做些文章的事情是不可能了。然后他又看了看其它的臣子,见他们并没有说话的意思,便还抱着希望的问着,“其它的爱卿可有不同意见?”
不同意见,指的就是你有其它的想法可以站出来,如果与范仲淹等人的想法一致那就不要站出来说话了。
面对着赵祯的询问,其它的臣子大都低下了头。
他们之中,有人想着的是不应该冒然的发起战争,这于他们太平日子不利。
仗打赢了,那是苏石的功劳,是官家英明决策的结果,与他们个人没有什么好处。可是一旦败了,谁站出来支持那以后谁就要背锅了。
也有人是因为惧怕辽与夏,且内心中不看好宋军,他们当然也不会站出来表达什么不同意见。
还有的就像是大宗正赵允让这样看苏石不顺眼的,他当然不支持动用国家大军来帮助苏石建功立业了。
像是其它的李家、苗家、曹家和庞籍等人,他们不想看着苏石强大起来,这样对于他们以后的合作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即是合作,那就要有双方实力尽可能平衡,倘若一方太过强势的话,这个合作也就要到头了。
可不管如何,众人的决定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支持借着苏石之事与辽、夏开战,他们不会去帮着苏石,看着他成长壮大起来。
好在的是,百官之中苏石也不算是孤立,至少还有一人是支持他的。就见包黑子手持笏板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