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休伦的手机轻响,显然是收到了来自于人工智能AI“亚当”发给他的全员投票之一,只要点两下,就能够完成投票。
他却并没有去看,看也没用,有些事情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试图利用集体意志的力量,也要做好被集体意志支配的心理准备。
但是听到卫星城市一个月就能完工,黄休伦满嘴的苦涩,陈非的动作太快,让人反应不及。
一个月建设一座城市,哪怕规模远小于“亚特兰”的卫星城市,在工程量上依旧不啻于天方夜谭。
可是在陈非这里,30天的时间可能还有点儿多。
他的素体演化数据库中又多出了一大批归类于“城建”分类的样本,有各式楼房、马路、天桥、城市轻轨、河道、地下管道、地铁和公园等设施,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全金属构造,在短时间内搭建出一座城市,而且随时可以调整与修改。
需要耗时最多的,主要还是备料,不光是从“空间烙印”内提取物资,还有能力者们协助准备的相关物料。
最缺的依然还是电气化部分的绝缘材料,各种规格的线缆永远都不够。
毕竟金属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除非在特殊条件下,否则只有导电率和电阻高下之分,用异能技“材质模拟”虽然也能代替,但是陈非那点儿能量点储备根本远远不够,1个能量点兑换1公斤绝缘金属,玩不起啊!
即便是规划中的卫星城市,暂时没有按照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人口基数来建造,因为现实情况只需要满足三五千人居住就顶了天,充其量不过是一座小镇规模,提前预留好空间,后面再慢慢扩建,足以容纳下十万人,差不多就是这座卫星城市的容纳上限,这个上限将由笼罩住卫星城市的“天幕”决定。
预计在一千年内,完成星球大气的大规模改造完成之前,“天幕”的存在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