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研发氧吹转炉技术之前,余华当下要解决另外一件前置条件——搞定完善进度已达99%的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
如果将氧吹转炉技术的前置条件进行排名,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当属第一,设备第二,资金第三,环境第四。
“……”
听到这番话,林婉强忍着想要打人的冲动,面露无奈之色。
对于余华这种侧面回答的行为,她能怎么办?
“瑾瑜谢君之教诲。”林婉思前想后,发现只能咬牙说这句话。
“好了,不逗你了,此文乃我跟随师父华罗庚学习一段时间后的感悟,没想到会被师父看上,送往学报,更没想到会过稿登刊,一切皆属运气而已。”见到林婉如此模样,余华心中甚感有趣,面含微笑,简单讲解来龙去脉。
“搞学问没有运气之说,只有懂与不懂之分,你所写文章能登上清华学报,尤其是此期学报,此为你自身实力的体现,余华,你是这个。”林婉目光看着余华,缓缓说道。
话到最后,面露微笑,白皙而红润的右手竖起大拇指。
你是最棒的。
运气?
任何领域都能讲运气,唯独做学问,绝对没有这种东西的存在。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运气?
教授先生随便给一道题,难道说凭借运气作答吗?
这不可能。
文章能上清华学报,这是余华的硬实力。
让林婉惊讶的是,余华的学业水平已经不知不觉间提升到同龄人抬头仰望的程度,即便连她,亦然之。
学问之道,余华已然领先她太多步,莫说谈追赶,只要能顺着脚印跟上,那便已然不易。
余华怔了一下,失笑摇头:“既然如此,那我只好谢谢瑾瑜的夸赞。”
“对了,余华,你知不知道清华学报和北大学报撞稿这件事?”林婉笑了笑,话锋一转,提到当下最热门的事情:“张三先生着实厉害,不仅敢一稿多投,还让两大期刊捏鼻子默认撞稿,实在有趣。”
经过一天多时间的发酵,中华机械制图和清北学报撞稿等事情,已经传遍北平城各大学校和学术圈,以及街头小巷,尽管普通人对于此事不太懂得,但丝毫不影响成为百姓饭后的谈资。
乖乖,这可是学术期刊最忌讳的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