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如果大华帝国在和辙与山屏两个地方同时向丰江发起进攻,那么丰江守军最后一定会困守丰江。
可丰江是不可能被完全包围的,到时候这些叛军一定会开开心心的从丰江大桥逃往大唐帝国。除了给大唐帝国送去数十万人口之外,对于大华帝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可如果这些部队被堵在了山屏附近,那么他们就没有可能再窜逃到大唐帝国了。以赵凯的性子,怎么可能把这些背叛了他的人放走呢?所以赵凯接受赵捷的建议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想到了这里,沈川也好,楚牧州也好,他们都知道,赵凯其实已经拿定了主意,根本不会更改了。
看任何事情都要参考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都要结合主要人物的各种想法与性格来分析,万万不能随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一顶帽子扣在某个历史决策人的脑袋上,然后给一次历史抉择下个不公允的对错定义。
举个例子,大宋朝一直都被人们看成是软弱无能的朝代,大家普遍诟病宋朝的重文轻武,鄙视宋朝对外的软弱无能。
事实上如果结合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来看,得出的结论其实就要公允许多:在经历了唐朝后期的兵乱之后,百姓们自发的低贱看待军人,这直接导致了士兵在社会中地位低贱。髐
与此同时,上位者重点防范导致前朝灭亡的武将,不愿意让武将掌控兵权,尽可能的降低武将控制部队的风险,这一系列的改革,本身就是对前朝错误的纠正。
在那个手段贫乏的时代,君主掌控将领,主要依靠的就是将领自身的忠诚度,这种情况太缺乏稳定性,所以宋朝在检讨唐朝的失误的时候,把检讨的重点放在了“节度使”“武将犯上作乱”这一系列问题上。
再加上宋朝本身就是武将造反建立起来的,怎么可能对这种事情不加以防范呢?
必须看到,除了上面说的问题,还有部队自身的局限性:宋朝的部队以步兵为主,所以在南下统一长江南部地区的战斗中水到渠成,打得有模有样,但是在面对北方骑兵的时候就天然陷入了劣势。
丢失了漠北和燕云的宋朝天然缺马,没有优良的步兵,又不信任前线指挥将领,心理和战术、决策与决心全部有问题,怎么可能不败?
如果继续参考宋朝开国时代的赵匡胤兄弟北伐失败的现实案例,后面的宋朝皇帝对外采取妥协更多的政策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现象。
这里不是在为宋朝的软弱找借口,而是在客观的说明情况:为什么会软弱!甚至连勇气都没有!髐
同样的,很多人都在嘲笑旧日本帝国海军对大舰巨炮的痴迷,认为他们都是死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