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散不散都没什么关系,朕要平他们易如反掌。”朱皇帝摆摆手说道。
“说起来,这个平分土地,在朝鲜颇得人心吧,东学党凭此口号可聚众百万。”
听到这个问题,李尚典的面孔纠结了起来。
“皇上,朝鲜国小民弱,想来都是以中华为父,事事效仿天朝,可是这平分土地.”
“天朝自有国情,朝鲜土地平分之策,不适用于天朝。”
李尚典心道:什么适用不适用的,你这是分别人家的地不心疼,分自己家的可就
见到李尚典沉默不语。
朱皇帝笑了笑说道:“天朝人口分布不均,大部分集中在汉地,其他入东北、蒙古、西域、东西伯利亚、南洋诸岛,全部是地广人稀,可开垦的土地加起来比汉地还多,所以天朝是有土地分给穷人的,汉地人均耕地三亩左右,如果进行了均田,得到了土地的农人,有谁愿意去关外,去南洋呢?”
大明朝的土地去也是很多。
根据农业部的估计。
外兴安岭以南。
包括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这一片广袤的平原,就能开垦出6.5亿亩左右的土地,在外兴安岭外还有一片有大河流经的平原。
虽然说气候更冷一些。
但也只是冬天冷,夏秋两季也和黑龙江这边差不多,也是难得的黑土地,也能种一集的麦子。
另外在南洋。
爪哇岛后世是能养活上亿人口!
雨水充沛又有大量肥沃的火山泥。
水稻产量之高让人咋舌,一年还能种至少三季稻子。
在西域、漠南漠北蒙古可以开垦出接近一亿亩的良田!
不算新大陆。
大明朝就在周围扩张得到的田地。
开垦出来就比整个汉地加起来都要多!
这还没算上澳洲和新大陆呢。
大规模的输出移民,大大缓解了国内人口增加的压力,同时还减少了对粮食的要求。
这样一来。
一个让原来的中国人不敢想象的问题出现了——粮食太多,怎么办?
粮食是真的多。
24亿亩耕地的产量必然大于12亿亩,而且除了24亿亩耕地之外,还有数量不亚于此的草场在生产牛肉、羊肉,所以食品的供应很可能将会不足转向严重过剩。
所以现在在汉地,除非像是李忠仁一样,搞集约化的农场。
像是之前的小家小户的耕作模式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的空间了。
粮食价格太低,种出来亏本!
大明帝国扩张带来的了大量的集体化经营的资本主义农场,这些农场生产的粮食严重冲击了汉地市场,造成大量小农破产进入城市,或者前往远方的新土地上。
这也让汉地的农业也开始走上了土地密集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
所以大明帝国是不可能平分土地,也不可能压制土地兼并。
朱皇帝甚至是在鼓励,推动这个过程。
将大量的人口从精细化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成为工人,成为殖民者。
但是依附于大明的朝鲜。
当然是可以通过平分土地的方式来慢慢发展。
晚一点走上工业化道路也不要紧,反正没有什么帝国主义敢来打朝鲜的主意。
而在大明的工业化进程基本结束之后,也必然会有资本流入朝鲜。
朝鲜日后也会成为大明帝国体系下的一个承接产业分工的地区,从而完成工业化改造的。
但,朝鲜走的路,和大明,是必然有所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