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她来的时候,也没空手,给霍大姐带了鲁省的不少特产,还有她自己做的肉酱、香椿酱,还给霍明楼的外甥们准备了礼物,各种小零食和学习文具,有些是从商城里买的,几个孩子喜欢的不了,一口一个小舅妈,喊得无比亲热。
歇了两天,培训班正式开课。
系统也把沪市给深入了解了一遍,哪儿有文玩古董,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
不过宋红果最开始上学,时间安排的很紧张,它再着急,也只能暂时按捺下,不敢催,生怕惹急了她,落得一场空。
第一届培训班,聚集了来自全国的医务人员,除了偏远的省份,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因为师资力量有限,也没分班,大家都挤在一间教室里,好在屋子还算宽敞,不然大夏天的也够遭罪的。
外界环境、条件如何,众人其实都不咋在意,来这里就是一心为了学习,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如饥似渴的吸收着新知识,唯恐落下什么,回去后没法交代。
宋红果也是如此,哪怕她懂一些知识,但后世的仪器先进,眼下的完全没法比,该学的还是得学,不过比起旁人,事半功倍罢了。
系统承诺给她的书也给了,只要有空,她就钻研,如此半个月过去,她的进步是一众人里最明显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快,上机操作更是如鱼得水,别人还懵懵懂懂的,她已经能看简单的图像了。
负责授课的老师是从帝都来的,见状,对她大加赞赏,夸她聪明,后来知道她就是宋红果,不但改进了病历规范书写,还写过很多医学文章在国家级报纸上发表,还促成过急救技能在百姓中的普及,便不觉得惊讶了。
人家这是有学医的天赋啊,别人比不了。
其他人眼热羡慕,偶有几个说酸话的,但大多数都是积极虚心的向她讨教,那劲头,比对老师还要热情,老师讲的他们听不太明白的地方,宋红果深入浅出的一解释,他们便豁然开朗了。
因为这事儿,她还被选为培训班的班长,名声有了,但也更忙碌了。
不过再忙,也忘不下给家里写信,十天左右就一封,一个月打回电话,她去邮局,每分钟要一块多钱,对比眼
下的工资,算是很昂贵的了,所以,她哪怕不差钱,也不敢打的太频繁。
还是写信更方便,想写多少写多少,信直接寄到研究所,把她在沪市的事儿一一都说清楚,好让他们爷仨放心,霍明楼每次写的信比她都要厚实,除了交代家里和孩子的事儿,便是满纸的思念之情。
宋红果每回收到信都要反复看很久,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深深体会到了鸿雁传书的浪漫,也终于感悟到了那句‘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美好。
如此一个多月后,学习上了正轨,宋红果才终于抽出时间配合系统去交易那些文物古董,她都是化了妆去,也不担心会暴露身份啥的,用商城里的粮食、布匹、药品等眼下急缺的物品,去换那些不能放到明面上的东西。
沪市不愧是沪市,隐藏大佬就是多,宋红果几乎每天都要找理由出去一趟,倒也没人怀疑,毕竟其他人对沪市也很向往,经常隔三差五的就结伴出去逛街,增长见识,好回去了有个能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