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算太传统。
也就出现了一百来年,跟昆曲的四百年历史差距极大。因为历史不够悠久,传统的桎梏没有那么强,现代的越剧演员在改起来的时候也就都比较大胆,很多剧目都会非常地前卫、非常地时髦。
这次来魔都,周不器去了一趟魔都的越剧团,见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越剧演员,以及朝气蓬勃的青年演员。
多少有些唏嘘。
越剧已经是国内市场化发展最好的剧种了,可很多没关系没机会评职称的演员仍旧是收入微薄,养家糊口都难。
一两百年前,剧场表演那都是江南的天下。
现在好像时代变了。
东北出了个本山大叔,一统二人转的市场;津门出了个老郭,一统相声市场;婕妤传媒旗下的开心麻花也不得了,线下的剧场表演同样是一票难求。
文化更兴盛、经济更发达的南方,反而在这方面没有做出太多亮眼的成绩。
在魔都的越剧团,周不器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剧团是事业单位,每一次的剧场表演,看的不是市场需求,而是政策上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统一安排。
演员拿的基本都是死工资。
剧场收入跟他们无关。
这就简单了,那些成名的有身份的演员哪愿意辛辛苦苦地免费演出……都是有任务的时候再出演。
这就导致剧场表演的场次很少。
在有限的场次里,都是知名演员们拿到更多登台的机会,青年演员缺乏锻炼,技艺就很难提高,艺术成就上就很容易断档。
还有一点。
票价太高了,动则几百块。
从艺术成就上来看,他们的表演完全值得几百块的票价,可商业毕竟看的还是市场……过高的票价,一下就把很多普通人,尤其是年轻人给排除在剧场之外了。
戏迷群体培养不起来,而缺少了年轻人的观看,就等于缺少了这个社会上最有效的宣传力量。
从这也就能看出来白先勇先生对昆曲作出的巨大贡献了。
他自掏腰包,找了一批青年演员去演《青春版牡丹亭》,然后去免费地在高校里推广,让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去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