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贞观元年战乱初定,又是连连灾荒,所以米价高得惊人,是个极端时期,用极端物价作为参照物,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银钱与现代人民币的兑换比值和当时的物价水平。
根据《新唐书》卷五七《食货一》可知,唐朝一匹绢是宽一尺八寸,长四丈。换算成米制,即宽6米,长133米。
绢就是丝绸。现在丝绸面料宽是一米至一米五不等。约等于唐代丝绸宽度的两倍。所以折算下来,唐朝一匹布,只相当于现在规格的665米。
现在丝绸种类很多,价格相差很大,必须选择跟唐朝的类似的丝绸才有说服力,唐朝丝绸应该都是天然桑蚕丝的,所以,老沐上淘宝网搜索了销量前十名的天然桑蚕丝服装面料的价格,算出平均价是287元。665米的价格就是1866元。而唐初一匹绢卖36文,也就是说,唐初的36文等于人民币1866元。换算之后可知,1文钱等于人民币518元,约等于5元。
综上所述,唐初贞观元年的银钱与现代人民币比值,应该是1文钱=5元人民币
网上很流行的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叫《一两银子价几何》,其中有一段是:“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为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斗米,1斗为一石,即是2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文一斗,尽管如此,一两银子依然有265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这段文字说的是贞观盛世时期1文钱等于人民币4元,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贞观盛世时期物质极大丰富的情况下的价格。考虑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原因,唐初贞观元年以1文钱等于人民币5元,还是比较合适的。
按照这个比价,三家瓦房拖欠九千文的房租的确太贵了,所以老沐把欠房东的债改成了拖欠的房租加上以前进药材、嫁闺女等向赵三娘借的债总共欠的钱。这样相对客观一些。
以下是老沐虚拟的唐初贞观元年时,常用物品物价(食物很贵,田地房产便宜,其他物品按现代价格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