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曹魏势力也彻底掌握了水泥的生产制造技术,这建安二十二年的年末时空,各方势力突然都难得地安静了下来。
当然,这种安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了水泥对城防设施的加固加高,各方势力再想凭借当前水平的攻城器械去攻城掠地,就是一个笑话。
而就在这难得的安静当中,各方势力也都抓紧时间开始兴修农田水利,完善各种基础民生建设。
这里面,曹魏势力后来居上,他们不仅用水泥修建城池,还投入了大量水泥修路。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大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曹魏势力的地盘上,这让拥有大量骑兵力量的曹魏势力调动骑兵变得更加方便了,亦让他们可以用最快时间将兵力输送到前线。
这样一来,曹魏势力在多次战败后,隐隐然又有了兴旺之像。
要知道曹魏势力现在仍然占据着人口最多的,土地最肥沃的中原腹地!再加上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也已经在曹魏势力地盘开始广泛种植……
可以想象的到,随着时间推移,曹魏势力的力量必然只会越来越强。
要想打破这个不利局面,似乎只能让魏延拿出火药这一利器了。毕竟在牢固无比的水泥城防面前,也只有火药能够摧毁它们。
但说实话,魏延又很害怕自己拿出火药之后,会重蹈水泥的覆辙。因为在双方的生产力尚没有重大的差距时,魏延十分清楚自己就算是拿出了火药这一利器,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打败曹魏势力。
最后的结果,反而极可能是让曹魏势力一方很快又掌握火药的制造技术,再用火药来对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