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这类黑洞还是吸积远大于蒸发,以吸积为主。只有当宇宙后来的温度降到比这类黑洞的温度还低时,它们才开始以蒸发为主。
然而这个过程太慢长了,等到它们开始蒸发时,也将远远超出宇宙的年龄,而它们要蒸发完毕,大约要十的九十九次方年!所以到今天为止这种现象不应该出现。”
“多多,你漏了几个关键点,你的数据库可能需要进一步升级了。”老杜开口反驳道。
“老杜,你说说,我立即学习。”多多说道。
“这里有两个可以反驳的观点,其一根据天文学理论,黑洞碰撞,星系碰撞都是持续存在的,那么这个物质有没有可能是两个平行宇宙碰撞遗留下的产物呢。其二宇宙中存在着微黑洞,对巨型黑洞来说发射粒子的过程十分缓慢,相当于蒸发;而对微黑洞来说,发射粒子的过程却十分迅猛,相当于爆发。”老杜解释道。
“微黑洞一般都是存在于实验室理论,如此大的行星外壳理论上不可能存在于微黑洞之中。”多多申辩道。
“我认为老杜所说的平行宇宙碰撞后留下的产物是有一定可能的,在永恒星人的书中,宇宙的起源就是由于两个平行宇宙的冲撞后产生的热能,导致了星系的诞生,那么这块黑色外壳,就有可能是那次冲撞留下的碎片。”列夫补充道。
“但是老杜说过,格利泽人在天蝎座上也发现过这种星体,假设黑色外壳就是平行宇宙冲撞后,另一个宇宙的蒸发黑洞留下的多块碎片,可宇宙中的磁力星球可不都是方形形态,但是我们定义的灰星体确是天圆地方的特殊形态。”多多还在伶牙俐齿的辩解道。
多多的这个反驳颇具科学性,我们众人一时无从辩解。
众人都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许久过后,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灰星体的定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们的错误在于分析错了灰星体的形态。”我开口说道。
“残月,具体怎么说。”多多问道。
“巧合,只是巧合,老杜看到的天圆地方的形态,和我们当前看到的形态只是一种巧合,我认为灰星体重新的定义就是黑洞蒸发后抛射出的恒星内核残片,与磁力星球相撞后产生的新形态,无固定外形。”我解释道。
“我赞同残月的观点。”列夫说道。
“但是霍金说道黑洞蒸发后,内部的粒子是可能等量抛射,但不是形体抛射。”多多还在继续申辩。
“人家大天文学家也说了是可能嘛,你个大铁脑壳看来需要继续升级了。”张保尔粗鲁地打断了多多的话。
关于黑洞蒸发的事情终于讨论到了一个段落,虽然多多还在喃喃自语,但是没人理会它了。
“老杜,赶紧继续说下去,对撞之后呢?”我开口向老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