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兼职鸿胪寺少卿,出使庆国(1 / 4)

许府。

叔侄二人在书房长谈。

许海良愤愤道:“这个沉重实在是可恶,我与付大人当年乃是同窗,又是同科进士,关系一直不错。

虽说付大人后来回了庆国做官,但我俩往来的书信从不谈国事,都是一些寻常的问候,他要查便查,怕他做甚?”

许长安回道:“二叔,真要查,那也能鸡蛋里挑骨头,沉重要存心整你,完全可以诬陷你们在用暗语什么的交换情报,二叔应该很清楚锦衣卫的手段。”

“这……”许海良一脸无语。

“二叔,听我一句,你与付大人与当年不一样了,毕竟你俩的官越做越大,难免会让人猜忌。

一旦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对你俩以后的升迁都不利。

其他人猜忌不要紧,怕就怕上头那两位猜忌,那时候二叔你的前程可就毁了。”

许长安所说的上头那两位,自然指的是北齐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太后、皇帝。

听到这番话,许海良不由长叹了一声:“你说的没错,其实,我与伏大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以前官微人轻,倒也没什么,没人会注意这些小节。

可如今,我俩都身居三品,在官场步步如履薄冰,步步为营。

也罢,回头我托人带封口信给付大人,双方暂时不要写书信了。”

许长安欣慰地点了点头:“这样才对,这不仅关乎二叔你的前程,同时也关乎付大人的前程。

如今庆国与北齐势同水火,你俩继续通信,难免会让人抓住把柄。”

许海良自嘲地笑了笑:“枉我为官多年,反倒还不如你小子想的周到。”

说到这里,不由一脸担忧道:“对了,你这次可算是把沉重给彻底得罪了,还有太后那边……”

“二叔不必担心,我心里有数,总之,只要皇上信任我就行了。”

“可是那些老臣,恐怕不想让你爬的太快……”

不出所料,次日一早,趁着皇上的圣旨尚未下达,一众老臣分成了两批,一批入宫去求见太后,一批去见皇上。

他们的目的,自然是想联手施压逼皇上收回成命,也就是册封许长安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一事。

不少老臣甚至还以辞官为威胁,大有不达目的不罢手之势。

但,这些老臣却万万没有想到,皇上似乎也早有准备,或者说,早就在等着一个机会。

本是假意辞官,以退为进,哪知皇上却当了真,说什么各位爱卿年事已高,的确也该回乡安享晚年,朕,准了!

这下,这些个大臣不由得一个个傻了眼。

说起来,他们不知苦熬了多少年,好不容易混到如今的位置,又有谁真正舍得辞官?

官做到他们这样的份上,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一大帮家族子弟及一大帮门生的依附。

人一走,茶便凉,这个道理这些个老臣心里一清二楚。

可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有的自咽苦果,自认倒霉,有的不服气,跑去找太后评理。

事关这么多老臣的前程,太后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自然又是出面一通干涉……结果就是你让一步,我让一步。

一些老臣最终在太后的挽留下,又“勉勉强强”留了下来,但还是有一些老臣失魂落魄告老还乡。

有人下,自然就得有人上,于是乎各方势力又开始暗中角力,风向一下子便转移了,没几个人再去关注提拔许长安这件事。

就这样,就像是利益交换一般,皇上让了一步,随之又下了一道圣旨,正式授予许长安四品官衔,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一职。

对于这样的结果,最生气的自然是沉重。

那些老臣大多都是受他的挑唆跑去闹腾的,他自己则躲在幕后看热闹。结果,他还是输了。

表面上皇上让了一步,实际上,却趁此机会下了七八个老臣,令得朝堂的局势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