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廉是千百年难一出的奇才,聪慧卓绝,文武皆能,小小年纪就创下士林年轻一代领袖的地位,把边塞寻常之家一举扭转成新兴的而且眼看着潜力无限的豪门,少年老成,天生适合从政混官场,初入官场就现出如鱼得水的自如能力,混在皇帝身边都不露怯,性格武勇坚强,不畏艰难险阻,杀伐果断,显然不是吃气肯久居人下的雄心勃勃之人,又得皇帝宠信和维护栽培,这样的人必然在官场飞快的飞黄腾达,执掌大权是早晚的必然事,而且不会用太久。
能力奇强,又得重用,自然能创立的功业奇大。
威望太高,权力太大,影响力太广泛而雄厚,在大宋体制与国情下,断然不能不被猜忌压制甚至铲除。
而以赵公廉家族的传统和抗敌风格,怕不是肯束手等死的,能毅然顽强抵抗太强大的外敌,也同样能如此对付朝廷,到时被功大反成罪过逼急了,同样为家族生存说不得就会和朝廷反目成仇,造反是很自然,不是不可能的事。
这是很寻常很简单的推理。
高僧不过是以高僧的地位,耍佛教的神秘,以神幻的方式说出来更有蛊惑力可信度而已。
但外人哪知就理。
赵佶见赵公廉的神情显然是心有不满不肯轻易罢休,就多问了几句。
反正闲着也闲着,就闲扯蛋顺便弄清此事也好的。
“爱卿来东京可得罪过佛门中人?”
赵公廉直接干脆地摇头。
他刚来东京当官,虽然不是太忙到没时间出去闲逛,但牢记家人叮嘱和心中大业,谨言慎行得很,哪会得罪势大的佛门中人,更不用说得罪和无数京城权贵有复杂关系的大相国寺的高僧了。
赵佶又问:“那,可和谁家起过冲突结了怨?”
你别是得罪了某个权贵被人有意整治吧?
好好想想。
不管是年轻气盛有意的,还是无意中得罪了,这都会种下祸根。
再说了,看到少年如此得宠,怕是有人想趁赵公廉还没成长起来而早早巧妙下手毁掉这棵必定能参天的人才。
赵公廉依然摇头。
他谨守官场规则,尊重官大年长的,也不轻贱位卑不堪的人,对寻常小太监都客气着,岂会冲撞权贵或什么官员。
赵佶奇怪道:“这就奇怪了。无缘无故,高僧为何断言害你?怕是他连见都没见过你吧?”
这一说,赵公廉猛想起来了。
在弟弟周岁生日时发生过一件事,还真得罪过一位高僧。弄得那高僧露出丑恶本质,臭名远扬,失了主持宝座,等于坏了他前程,虽然是沧州的大和尚,但佛门是一体的,那和尚怕是在佛门中有不少朋友,有的身份还不低
老实这么跟皇帝一讲,赵佶就笑了。
果然是得罪过僧人。
这就有病根了。断语之祸应该就是因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