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忧虑是,辽国就没有多少粮草可支撑打这一场大仗。
燕云就不是什么粮食高产地,辽国人又不是那么会种地,也就是靠赵岳家搞的那些省心又高产的粮食蔬菜,辽国才能支撑着防宋抗金,不至于人一片片活活饿死。
为这次大战,辽国已经下了血本了。
若是战事拖延,形成两国拼对耗,辽国就等于陷入泥潭。
加上,开春了,北方天气好转,金军又会随时开战,金军最喜欢在冰天雪地中打仗了,也就是冬天时,北方寒冷得能冻碎石头,若是坚持打仗,人只会冻成冰棍,另外雪也太厚太深了,人马皆难行,仗根本没法打,否则金军绝不会肯停战安稳过冬。
本就虚弱的辽国,若是再两线开战,承受南北夹击,那就不是辽国怎么吞并南朝的问题了,而是辽国几时就得灭亡的危急,所以,万万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最好一战定乾坤,不给宋军拖着辽国展开对耗的机会。
耶律余睹这些天本欣喜于欧阳珣不采取坚壁清野据城死守策略,竟然愚蠢得敢集兵率军打野战决战,正好。
这种愚蠢应该是欧阳珣病重,自知时日无多,甚至随时可能倒下,拖不起,又有宋国士大夫典型的轻狂虚荣自负定国安邦才华,才会如此不智。
欧阳珣的身体状况属于秘密,辽军却知道得如此清楚,这自然是宋国对辽友爱人氏的功劳。
耶律余睹很愿意成全欧阳珣的临死梦想,按兵不动,任宋军从各方轻松顺利汇聚一处。左右两路少了大股禁军的威胁,辽军的危险处境也能好很多,主要精力关注对面一处就行了。
有友爱辽国的人氏积极伸出热情的手相助,在赵州驻扎了这短短几天,辽军就进一步掌握了宋国此次西北防御整体上的详情以及欧阳珣大军的详情,详情到什么程度呢?在东西两路堵住辽军绕路东下西下的守军都是哪里来的地方厢军,各主要城塞有多少兵力,主要将领是什么人,这,辽军都清楚。欧阳珣本部大军具体是什么情况,辽军更是一清二楚。
十二万地痞无赖构成的禁军,乌合之众,已经不是辽军对手了。如此事关两国生死的大战,宋国有绝对的战马优势,竟然不肯用,欧阳珣只能用地方军的劣马劣骑兵不算,战马竟然只有不到两万匹。当然,两万已不是小数目,但宋军想凭这些骑兵打赢辽骑,就是笑话。
耶律余睹现在手上只有七千骑,也根本没把宋骑放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