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觉得梁中书是难得全才,这么多年一直信任并重用着镇守北京要害,就没想过更换。蔡京也觉得他这个女婿是个人物,足堪大用,镇守大名府阻挡辽军南下甚至能绰绰有余。童贯是军事内行,却很清楚,屁呀。梁中书就是个精明自大到轻狂的官僚文人军事废物,连文治都没本事搞出色了,没蔡京本事一半,你看看大名府的经济民生情况就可知,何况是根本外行的武治。
退一步说,就算大名府抽过来的兵确实是好兵,童贯也不能抽。
他必须给李侃留点可靠人手能依靠着压制统领起河北东路来的那些坏兵。
李侃可不是久在当地领军的王禀等人。对辽州来说,他是新人,没有王禀等将领治军和围剿田虎多年在当地积累出的威望,手下又全是新来的拼凑的兵,在这只军队中没有嫡系,没有根基若是再把好用的兵抽了,李侃根本就掌不住辽州。辽州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其重要性,无论是围剿阻止田虎东扩,还是阻击辽军攻太原或从真定府杀入山西内部,作用都不可或缺。
童贯不能任性自私玩废了辽州防守,否则不禁会害了李侃,毁掉围困田虎的布局,还会直接影响到再战南侵辽军大局的成败。坏了辽州就等于先放出了田虎,威胁到童贯自己。
童贯觉得自己顾全大局,在抽兵这事上做得很有分寸了,心中安稳不少。他自觉不错,心情好不少,在十节度使具体抓整训中总算多少能睡个安稳觉。王禀和辛兴宗却哭了。
这二人在这近两年时间内过得着实不宜。
前年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海盗大风暴把二人围剿田虎慢慢练出来的好兵一下子几乎全吹干净了,那些兵将都趁机跑去当海盗了幸亏同时田虎在风暴中顾头顾不得腚的损失更惨重更狼狈不堪,如何自保不死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种风暴中都心中毫无根底,仓皇放弃占领的几州地盘,紧急收缩兵力保老巢,日日夜夜胆战心惊观察着形势发展,只剩下满腔惊恐不解无奈等待命运的最终裁决,没有能力也没心思趁机攻打太原等地扩张势力。王禀、辛兴宗,这才有机会重新整备军力守住了城池基本盘随后,朝廷的反应空前也极可能是绝后地迅速起来,迅速调来了新兵补充起这边的兵力,让二将不但能自守,还出兵轻松占回了田虎放弃的那几州
但,灾中二将手头剩下的兵本就不咋地,补充来的这些兵又全是各种坏蛋,全是各地官府于灾中自动仓促汇聚起来成就的所谓官兵在裁撤州府中调换过来的也就是王禀和辛兴宗都是带兵打仗多年练出来的将才,确实有治军才能,这才能把这样拼凑出来的各军用起来。
可就算是这样,在随后,田虎在风暴中没灭亡,搜光老底老实向海盗交纳了赎命金,被海盗放过了,终于挺过来了,缓过了劲就来精神了,仗着手下的铁杆老匪众多,而官兵正杂乱虚弱,又开始扩张地盘,却不向东扩了,不打辽州,只向北又夺回了半个汾州当缓冲区防范太原军,重点改向西、南,因为西边被海盗扫成了茫茫无人区,田虎夺了西南的晋州,就没有了后背之患,并且有了自如进退空间不行就卷民众往西退立足,西边无人区有的是现成的城池房舍田地能去轻松重新生活,由此可专心对东对北侵略宋国,田虎还夺了威胜南晋州东的隆德府、晋州西南的绛州、晋州东南隆德府南边的泽州,各部分地盘,并把立在老巢威胜的京都迁到了晋州,由此远离了周围宋军的威胁,还方便万一时从西边无人区能及时逃窜王禀、辛兴宗,当时南北合力夹击也没挡得住田虎的战略大调整。兵实在不行,杂混新军仓促整训,哪能打得过田虎的老兵。
田虎从此又站稳了脚根,开始积攒实力,野心更大,还玩起了仁政巩固和收买人心,妄图就国难风暴之灾进一步否定宋王朝是多么腐朽不得人心,连他们这种匪徒政权都不如。论利弊,海盗风暴极大削弱了宋政权根基,反而更有利于田虎王庆这样的反贼的生存与取代宋王朝机遇。
这意味着王禀等人的压力翻数倍的猛增,可以想像在那段时间里的日子会多苦。
辛兴宗也还罢了。
他在灾后,职责被大调整。朝廷要求他镇守新西边境。他的主要工作是统领各军镇守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部边境,防止敌人从这里轻松杀入河南威胁到京城,围剿田虎成了次要职责。
这么一搞,田虎形成的压力全压到了王禀身上。
朝廷这么搞也不是瞎搞,而是出于无奈。
国家虚弱动荡不堪,兵不靠谱,将才异常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