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真是大厂入局,也不可能如此简单粗暴的分份额,这一点都不科学,实在太草台班子了。
但是人在屋檐下,徐征也只能认命。
至于发行,交给了伯纳负责伯纳那边有实力也有诚意,两千万的宣发费用,承诺给做到足量。
至于宣发的钱,理论上是由发行方承担,实际操作中哪一方承担的情况都有。
因为华夏电影的行规是宣发费用在发行回款中优先回收。
举个栗子,一部成本五千万的影片,又花了一千万做宣发,如果最终电影票房一亿,发行回款四千万。之前付出的宣发成本一千万首先从这四千万里面回收。
剩下的三千万再按照比例分配给影片投资方。投资方是亏损的,但是发行方可以保证盈利。
发行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只是需要统筹的资源比较多,一般的小公司根本做不来。
不过,也有发行方选择激进方桉的,或者碰到了票房前景乐观的影片,发行方为了抢到项目,争取后面的发行代理分成,当然乐意承担发行费用,甚至承诺票房保底。
这样有利于在影片票房达到x亿以上时,发行方拿到额外的收益。
这种情况叫发行方垫付宣发费,甚至保底发行。
对于票房前景不看好的影片,发行方预期票房表现不好,没有动力承担宣发费用,这种情况就只能是制片方承担。
泰不容易就是如此,徐征连根头发都没有。
头上没毛,办事不牢。
鬼才愿意帮他垫付发行费呢,如果票房分账连发行费都裹不住,也是够扯皮的了。
伯纳看在钱辰的份上,或许会愿意承担发行费,可钱辰并没有让伯纳有机会卖这个人情,他们自然也不至于热脸贴冷屁古。
人家终究是要赚钱的公司。
当然,也存在一些影片自觉票房前景乐观,同时资金上有充足预算,为了减少发行代理费的支付,制片方选择自己承担宣发费用。
最后成本这方面,锅产电影的宣发预算不是按照制片成本来计算,而是按照预期票房来计算。
除去预期票房很大,比如四亿以上,和预计票房很小,比如五千万一下。一般而言宣发成本在预计票房的1015左右。
如果影片制作成本低,票房回收压力不大,同时对市场表现看好,也可上浮至20。
徐征对这部电影的预期是三亿,只是和大老们谈的时候,又被打击的失去了信心,最后保守估计票房两亿,省吃俭用点的话也差不多了。
“咱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钱辰举起了酒杯。
“干了”徐征配合着举杯,心里其实已经腻歪的受不了。
他整出来的电影,被钱辰快分走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