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砍掉的废料,和修剪的枝条不能浪费,全部都是篝火的燃料。
如此,六根桩柱便修整了出来。
但这还没完。
在桩柱没立起来前,方宁还需要再做一个步骤才能立桩。
那就是作出搭建时候需要用到的榫卯结构。
说道榫卯结构,估计没有几个国人不知道这个老祖宗发明的堪称基建神迹的文化传承。
不需要一根钉子,就能让整个整体完美契合,风吹雨打都毫不晃动。
在这海岛上,方宁自然不会有什么钉子可以给他固定,所以,榫卯结构就是他的最优选。
一些复杂的榫卯结构方宁可能弄不出来,但一些最基本的十字铆合,t字铆合,凹凸铆合结构还是会的。
几颗原木在地上排排放着,方宁将其中那六根修整好的桩柱全部在头顶部用石斧将两边开槽,形成凸型。
接着再将剩下的一些未修整的乔木比对好尺寸之后,将其修整分段。
为了能更准确,并且不至于搭错,方宁还用石刀在每根原木的两头都做好编号。
譬如那六根作为桩柱的原木,这几根原木,需要插入地表内的一端均被它刻上了从a1到f1的标号。
而另外一边做榫卯结构的则被他刻上了a2~f2的编号。
这样一来,那些需要扣在桩柱上的那些临空原木,便能被更好的区分开来,对准a桩柱的凸口所挖出来的凹槽则标记为a2,b桩柱的就是b2。
这样的话,只要方宁在地面上就先确保可以契合成功后,等后面装上去就不怕尺寸对不上了。
需要临空安装的原木总共有3根,都是近3米的长度。
以上工作都做好后,方宁这才开始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