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宝亲自走访,暗中观察了陈新建出院后的现实状况。
又用通判笔,看到他心理历程、一生过往。
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怎么上进,靠父母帮出彩礼、娶老婆,他和老婆每生一个孩子,等孩子半岁左右就把孩子丢在老家给父母带。
夫妻俩在外打工,一年只回去一两次,直到父母老了生病去世,他们才把四个孩子都接到身边。
一下子压力太大,老婆累倒了,他四处求医……最后老婆还是死了。
陈新建一个人承担四个孩子的生活费学费,还要照顾大的小的,年轻时是典型的在外面不敢吭声,回到家里就各种抱怨。
指责大儿子,养你这么大了,暑假也不会帮父亲干点活、赚点钱。
指责大女儿,读那么多书,没考上大学,浪费好几年的学费,你对得起我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吗?
跟二儿子抱怨,我太辛苦了,谁能帮我分担?你们四张嘴巴就会张口吃饭,什么忙也帮不上。
跟小儿子发脾气,父亲那么辛苦,你一天天在家那么开心?对得起我么……
子女们在感恩和愧疚以及自责中长大,渐渐形成了奇怪的思维:
幸福不是他们该得的,有什么开心的事也不敢太高兴,否则会有罪恶心理……
赡养父亲是应该的,但是真的要照顾父亲的时候,总是下意识逃避……
可以说,老人的晚年凄惨是他自己造成的。
“原来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光看老人现在的凄惨,谁看到了都要同情,都要心酸。
可他真的就无辜么?
粟宝收起通判笔。
看清楚了这件事,再次想到自己之前想的那个问题:世界观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