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有着矛盾,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
可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
他教育弟子子夏“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
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
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华夏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当代的许多文化代表,也致力于融合多元文化为一体,期望新的时代文化能够与华夏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补充。
而这也正是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
就像他说的那般,华夏既然能够容纳五十六个民族,又怎么不能容纳第五十七个呢。
我们欣赏并接受一切“优秀”的文化,也排斥那些恶劣的文化。
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相互吸纳。
这才是他们的理念。
“最初挑起这个话题的可是你啊,赵教授。”
柳随风听着赵教授的安慰,心中略微安定的同时,也是失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