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354节 指令权限、曝光、道别(3 / 4)

相同的行动在不同京府发生,有的人与甘士雄选择的一样,有的人负隅顽抗后被击杀,有的人企图逃跑。

但在大数据全面监控下,又能逃到哪里?就算逃得了一时,却也逃不了24小时。

执行指令的57位把总,随后收到不同的数据包,他们允许查阅但不得泄露,等查阅后交给指定的联邦人员。

联邦时事署也收到一个数据包,里面是关于“人口”交易的相关细节,“少绮芬”只看了一部分,就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

税务财富司、督查局、律政司等等十数个重要的联邦机构,都收到相同或不同内容的数据包,而“时事一姐”少绮芬,则是第一时间曝光了相关内容。

行动是直接由大数据拟定的,赵君宗只是一个“文秒公”,真要让他拟定此次行动,他是完全抓瞎的。

但大数据拟定的行动,也无法做到斩草除根,一是更上层的人无法判定是否知情,一是受益者无法判定是否知情。

甘士雄等57位具体执行人,在地位上是很高的,但他们本身只是普通人,他们与“不毛”族的交易所得,都不是自用,而是供给他人。

大数据无判定这些人是否知情,也就不可能对这些人进行追责,否定了赵君宗后续的指令,所谓否定,就是不提供“积分”发放。

赵君宗虽然拥有“积分”储备,但大数据不提供发放的话,他也不可能单对单的发放“积分”,而且这也不是发放,等同于“积分”交易。

况且,大数据无法判定,赵君宗就更不可能判定,他所有情报信息都来自大数据。

他倒是可以放出“感知”去监控,但不说能否搜集到,单是时间效率,就耗费许多,他琢磨琢磨后,也就放弃后续的追究。

此次行动足以震慑一段时间,而警危司也向联邦各界,透露了一个新的威力,让所有想暗中与“不毛”族交易的,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规避警危。

225年4月11日,“明乌”边界某个地段,汇集近百名的缉事员,他们都是警危各局的把总,接到的指令是假扮“交”易一方。

数十艘空中大巴停靠在此地段附近,112名把总分散在指定地点,等着“不毛”族的出现。

由于屏障隔绝的原因,“不毛”族无法进入“明京”。

而“交”易进行时,人族一方会将空中大巴开进“乌京”,等“不毛”族代表验收后,就会支付敲定的酬劳。

此次行动就是利用“不毛”族的信息差,但大数据给出的成功率是不足1%,等于1%失败。

赵君宗最开始有些不解,等到天亮也没有“不毛”族出现,他就知道,有人将消息透露给“不毛”族。

他对此也是很无奈,人“奸”何其多啊!

只能让大数据发入“积分”,再下达指令,让所有“把总”们返回各自的辖区。

此次行动固然有瑕疵,赵君宗还是觉得很爽,只是他爽了,警危司却面临极大的压力,江湖无非就是人情世故嘛!

警危司终究是由人组成的机构,就算余瓜、五老是“圣人”,却也难免有亲朋好友的劝“言”。

总司也无法指责行动的把总们,大数据的警危指令,虽然要能过总司的大数据·13号分机,却是不需要他们这些高层同意的。

况且这些参与行动的把总们,平时都是“透”明人,也就是在警危司的人事评定中,属于不够“活跃”的。

或者说,他们不擅于经营,没有派别,使得总司相关高层,想要提前得到情报,也是没办法的。

警危司的压力,在于没有事先“通气”。

随着新闻的播出,数十亿联邦民众,也就知道约131万的“普通”人,流落“乌京”且不知“生死”。

联邦数十亿民众,墙裂要求兵统局、警危司、统领阁、十阀等机构去营救。

而若是警危司事先“通气”,相关机构单位,就不需要承受数十亿民从的怒火。

赵君宗是想单枪匹马去营救的,但第一他被“不毛”族拉黑了,只能是炁缘体进入“乌京”,这就隔着一层,有些不方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