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笙已经拿到了席酒杯独竹漂的报名名单,她抽调了一支招募小组,四个人。主要就是打电话,询问那些人的意愿,是否有意向参加黔贵卫视的春晚。
半天下来,会议室叹气声此起彼伏。
“大家汇报一下上午的战果吧。”竺笙走进来,将一沓文件放在桌子上。
“笙总,我打了四十多通电话,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我的情况差不多。有人问我是不是骗子,骗人的伎俩也太差了;还有人说,他很愿意来啊,可是还要工作呢。”
“笙总,你这边给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舞者到位了,每天排练多长时间,提不提供工作餐,有没有经济补助。毕竟很少有人是完全的闲人,人家付出了时间精力,总不能全靠热爱发电啊。”
竺笙陷入了沉思之中。
她太想当然了。以为春晚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现在有这样一个好机会,大家会争于报名。
然而现实是,春晚远没有工作和真实的生活重要。
至于同事提出的问题,竺笙也没办法现在就一一作答。
“工作餐肯定有,至于经济补助,卫视给予的五万出场费,可以都分发给演出者。至于排练时间,还要看卫视对于舞蹈的要求。我近期会和黎箫去一趟筑城,沟通一下表演的需求。”
难度大,则排练要求就会高;但另一方面,春晚不是一味地追求阳春白雪,还要考虑雅俗共赏,接地气。
倘若是“卡路里神操”这种,那么大家操练几次,就可以上台了。
一个同事又提出了个问题。“笙总,我打的名单,有一些是外地的,桂省、滇省,倒是有人表现出了兴趣。但他们的疑虑在于,如果在赤水排练,住宿问题能帮忙解决吗?毕竟几个月租房,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竺笙将大家反馈的问题都记下,刷刷刷写了三页笔记。
好家伙,还没开始排练舞种,就已经困难重重。
中午的时候,黎箫过来,叫她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