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的路上,黎箫接到了一个电话,来自毕节卫视。
毕节是黔贵省的一个地级市。
在春晚刚结束两个多小时就能反映过来,足见这个地方电视台的敏锐。
竺笙和黎箫看着彼此。
“如果答应,整个春节都将在训练中度过。”黎箫说道。年关了,辛苦了一年的人,只想带女朋友回家。
竺笙沉吟,揣测着“黔贵卫视是省电视台,技术肯定也更先进。他们可以支持全息投影,毕节是市级卫视,未必有这么强的手段。也就是说,即使表演同样的节目,也需要根据当地卫视的条件做调整。”
黎箫把玩着竺笙的手指,画圈圈,“咱们说好了,明天回帝都。正好逆行,错过春运高峰。”
过年期间,帝都几乎是空城。
竺笙望着黎箫漂亮的瑞凤眼,权衡再三,“可是,采月亮在元宵节上演,真的超应景啊。要不,咱们征求一下竹漂队的意见?”
她站起来,拍着手,沿着大巴的过道往前走,“漂漂队的宝贝们,大家听我说,就在刚刚,我们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们想先听哪一个?”
漂漂队是竺笙给这支竹漂战队取的名字。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竺笙吸引,很快七嘴八舌给出了答案。想听好消息的声量,盖过了坏消息的。
“好消息就是,”竺笙往下压了压手势,“我们刚刚收到了毕节卫视的元宵节晚会邀请。”
对于一个成立不到半年的草台班子,能接到表演机会,无疑是最大的肯定。
阿云卡嗓门高,第一个响应,“接,表演起来。”
而其他人则陷入犹豫。
其实也可以理解。阿云卡是年轻人,连女朋友都没有,对于家,对于团圆,没有太多的牵绊。而中年人,则分外珍惜与家人的团聚机会。
“坏消息是什么?”一个大叔问。
竺笙理解大家的情绪,人总是要做出一些选择,有舍也有得。“如果我们接受了演出邀请,就要牺牲春节期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要在排练中度过了。所以,这次演出大家凭自愿,如果人员不够拉一支队伍,我们就好好休息,回家过年。”
作为小队长的阿云卡,依然第一个表态,“我的意思,接受。现在对于的我们来说,就应该趁热打铁,多演出多曝光。谁能保证一直有人爱看咱们?再说了,别老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已经在老家了,媳妇不是天天看吗?你为家忙着赚钱,老婆才最高兴吧。”
阿云卡的话,可谓话糙理不糙,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苗族青年乔波岛,平日里和他接触最多,“我同意。我和我爸妈说,他们一定会同意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在两个队长的带队下,又有好几个人同意演出。
“媳妇或许能理解,但家里还有老人,盼了很久,我这次退出。”
最后十六名队员,十二名参加。
竺笙耸耸肩,朝着黎箫,像是在说,“看,事已至此。”
黎箫勾唇,“我奉了母上大人的命令,带你回帝都,现在只好等表演结束了,再一起回去。歌伶,你回去和我妈说一声。”
黎家和柳家都是四合院里的,世交,走几步就串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