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听人说好像病死在江东。”
当初曹信占据邺城,袁绍久攻不下,便派遣袁术前往江东结盟孙策,要孙策袭击淮南庐江,替邺城解围。
孙策起兵之后,中了贾诩之计,在庐江遭到曹军的群殴,大败而逃。
此战过后,袁术也消失不见,有人说死在战场上,有人说他改名换姓,在山中隐居。
这人能力不强,手下也没有军队,威胁不大,渐渐也就没有人关注他。
“子鱼,派人去找一找,想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如今剩下的没几个了。”
曹操望着屋顶感慨道。
“是,陛下!”
华歆拱手领命。
贾诩继续讲解各地的青年俊才,有蒋琬、马良、刘巴、吕蒙等等,这些人中九成以上出自当地的世家大族,此外南方多出文人,北方多出武人。
主要原因是北方多战乱,而南方各州战乱较少,注重文教,这也是刘表、刘璋、士燮等文人州牧的功劳。
曹操听着点点头,“去年曹子玉上书,提议在各地新建学馆,分大、中、小三级,还要招收女学员,当时忙着迁都,朕没有答应,诸位以为琅琊王的提议如何?”
众人对视一眼,不知道陛下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贾诩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与琅琊王议论过此事,琅琊王称各州各郡学馆多由当地世家大户投资兴建,在招收学生时,也偏向出身世家大族的孩童,很多寒门孩童,无书可读,无人可教。
而在教学上,也会灌输一些对世家有益的内容,先家族后国家,而非忠于朝廷。
琅琊王认为这种做法对朝廷有害,朝廷应该在各地兴建学校,统一教学内容,由官府调派教师,此法更方便朝廷培养人才,臣以为琅琊王所言之教学法,比当前教学之法更合理,也更有利于大晋。”
曹操捋着胡须,微微点头,贾诩说的话,曹信在奏本上提到过,只是建学校、编教材、培训教师....全都需要钱。
而大晋初立,需要钱的地方太多,曹操才没有同意。
如今九品中正制正式施行,想要培养人才,就要多建学校。
曹操想了下问道,“听说曹子玉在洛阳建了一处中学馆,一处小学馆,还有一所女学馆,办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