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艰难抉择(2 / 4)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9270 字 2023-11-19

然后华族在接手之后便更容易推进改革。

不过养寇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要遭受反噬。

就像是这次护卫军差点被杨秀清摆了一道。

要是清军的势力再强大一些,真的可能将扬州给占领了呢。

“老彭啊,打仗是需要资源的,高原上土地贫瘠,能够供养的军队不多,石达开真的深入高原,他们能保有多少军队。当地的资源就那么多,石达开要想让自己的军队活下去,就要断了当地人的活路。那么他与当地人就不可能真正合作。”董良说道。

彭能瞬间理解过来:“那您的意思是石达开与松番的义军也无法长久合作?”

“是有这个可能,石达开从成都带走了二十万人,这些人不要吃吗?他们自己携带的粮食能吃多久?吃完了怎么办?所以我觉得松番其实可以不战而下。”

董良分析道。不过他不准备将自己的建议发给左宗棠。前线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来决定吧。

他这个时候更像是跟彭能在这里纸上谈兵。

“元首,林文察这个家伙,这次表现相当抢眼啊。”

彭能又指着东路的皖北说道:“他不仅仅跑到泗洲挡住了清军都兴阿部的退路,与江宁纵队合作全歼了这支清军。还占领了泗洲,接着又在五河县击败偷袭清河的太平军,同样大败对方。

接下来,东陆军的两个纵队一起拿下庐州府。

整个皖北基本上到了我们手中。

此战乃是我护卫军二期北伐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林文察这家伙用兵真是堪称出神入化,手下的赣州纵队更是如臂驱使。

元首,我准备在全军嘉奖赣州纵队。还没找您审批呢。”

彭能正好跟董良请示一下这件事情。

董良当即说道:“是要嘉奖,打的好的要嘉奖,打不好的就要批评。中路军让扬州上万百姓死伤,这件事情必须要由他们担责任,回头同时在全军批评。”

说到了通报嘉奖的事情,董良当即将中路军的旧账也搬出来。

不过彭能却有些顾虑:“元首,这会不会有些严重了啊,参谋长那边面对的是清军的几十万主力,本身兵力就不够。而且谁能够想到太平军会与满清勾结呢?这要是批评了,会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董良摆了摆手说道:“嗳……一支军队要是连批评都无法接受,那么还怎么进步。出了结果,那就是错了,没有什么理由好找。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坚定的内心,没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看样子,董良是非处罚中路军不可了。

彭能也不再继续劝,他点头说道:“那好吧,回头就一并办了这件事情。”

彭能继续介绍中路军现在的情况:“元首,中路的战事终于又回到了正轨上,清军在扬州和邳州受挫之后,乖乖地缩到了徐州一线。之前有消息说,多名大臣上书劝说咸丰班师回朝。这次咸丰御驾亲征已经两个多月,寸功未立,还损兵折将,更是耗费了大量钱粮。听说直隶都爆发了流民潮,京城外面已经遍地流民,而清廷没有任何粮食来救济。”

“根据山东白莲军的报告,山东的流民情况也非常严重,这次清军出动这么多的军队南下,几乎将北方的粮食给抽空了,京城的粮价现在已经到了四十两银子一石了。”

董良的眉头皱了起来。

原本正常的年景,南方都要向北方输送大量的粮食以平衡北方的粮食短缺。

但是今年没有一粒粮食从南方传入北方。

北方人还要养活京城庞大的人口,粮食已经捉襟见肘,现在咸丰搞了个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这下子彻底让北方无粮可吃了。

大饥荒,这绝对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

现在还只是前奏,饥荒的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等到了今年春天,春播开始的时候,百姓可能连种子都没有了。

照这样下去,咸丰也坚持不了多久。

北方很快就要崩溃了。

董良也要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山东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董良又问道。

“白莲军正在莱州与清军拉锯战,不过我们输送了很多粮食过去,白莲军是越打人越多,而清军却粮草不济。”

情况看起来对华族非常有利,但是董良却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无论是大饥荒,还是白莲军那样的人海战术,都会死去大量的人口。

董良宁愿将本土多余的人口迁移出去,也不想让他们白白死去。

现在整个地球上也就十几亿人口。

华族要是有十亿人口真的可以统治世界了。

不行,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老彭,我们不能让满清这么快崩溃,更不能让北方的百姓饿死。所以我准备让人从渤海湾走私一粮食过去。”

董良的话,让彭能差点要惊掉下巴。

给满清那边走私粮食?

这是什么操作?

彭能无法理解。

“元首,咱们的粮食也不宽裕,战后北方的重建工作也还需要大量粮食。您要是担心北方死的人太多,为什么不快点结束这场战争呢?”

这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来了,远东还是冬季,远东纵队无法西进,清廷跑到了蒙古草原上,与沙俄人合流了怎么办?.

<labelclass="p_force">看小说,上塔读小说支持我,追读最新更新000rv8me&lt;/label

</labelclass="p_force">总司那边有作战指挥室,虽然总参谋部转移到了江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