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北疆反倒是越加的生机盎然。
迪化城外,华族农科院的1片实验田中,1个穿着白大褂的胖子正在棉田中忙碌着。
他从田中那些盛开的棉花中挑选出最为饱满的,装在身后的背篓中。
完了之后,回到实验室中开始测量棉绒的长度。
不知道过了多久,胖子从实验室中走出来,1脸的兴奋。
他来到老师的办公室中,高兴地说道:“老师,老师,测量结果出来了,咱们实验田中的棉花比原本的棉绒长了百分之2十。”
胖子的名字叫韩庆,原本是福州大学堂农学院的学生。
有1次在学堂街的茶馆中与1个政法学堂的学生打嘴炮。
最后两人赌气都报名来了西域。
本来他们都要去军中的,但是胖子的体能测试没有过。
为了这个事情,那个政法学堂的黄光胜还嘲笑了他1通。
不过胖子没有气馁,他依然坚持要留在西北。
刚好农科院在这里开辟了1片实验田,听说韩庆是学农学的,立马将他给招了进来。
韩庆1开始还有些不情愿,但是被眼前的这位老师训了1顿之后,立马就想通了。
为了西北的发展,不1定要上战场,他们要是能够适应这里土地的良种,比打仗做出的贡献还要大。
从此之后,韩庆就老老实实地在这里种田实验。
“果然是这样,西域这里的光照时间长,气候干燥,土质松软,正好适合棉花的生长,同样的棉花在这里的生长状况都要好上很多。”韩庆口中的老师是1个满脸胡子的老头。
这老头名叫沈文峰,据说是1个前朝的举人,但是1直没有考中进士。
不过沈文峰酷爱研究农学,精研农书,还在乡下自己的田中培育良种。
后来被华族挖到了农科院中,成为了1名研究员。
这1次在迪化成立的实验基地就是由他牵头。
左季高听说他们要过来,当即在迪化城外拨付了1千多亩良田给研究院。
这第1季的棉花是华族从埃及引进的海岛棉。这种棉花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光照的需求比较大。
不过这种棉花在沿海地区种植的效果就不如西域这里。
沈文峰接过1个棉花骨朵在手中碾开。
又抽出了1根纤维仔细观察。
“你带人将较大的花骨朵都挑选出来,送到弹棉厂去将棉子弹出来,明年我们扩大种植的规模。”
沈文峰琢嚰着将这种棉花与本土的6地棉花杂交1下试1试,看看能不得到1种耐旱性能更好的品种。
这种海岛棉的棉绒是长,但是花期需要的水量比较多。
西域这里的降水少,大部分的水源都是山上的雪水,季节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