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得不到的就毁掉(2 / 4)

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全球表现出越来越依赖高科技产业的征兆。

如果在这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拉近跟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差距,甚至还能够反超的话,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其他方面的影响力,这都是领导们最乐意看到的。

如今,苏安弄到这套二十八纳米的生产线之后,竟然没有了继续扩充其他行业的心思。

哪怕是在半导体领域,例如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各种电子零配件的生产,这种跨时代的工厂生产线,哪怕是弄到一些在222年相对落后的技术,也是国家急于想要的东西。

别的不说,对于刚刚兴起的液晶面板的生产,这就是一个在全球价值数万亿美金的庞大产业。

如果弄来一套远超同类竞争者的生产线,那么这套生产线将给国家带来至少几千亿美金的收益。

有了这些钱之后,国家就可以快速的建设,甚至提高其他产业的含金量,而不是一直在国际上采购其他国家早已淘汰的生产线。

倪南光无论如何都不希望苏安关上从未来采购的大门。

而这些还仅仅是民用技术,如果能从未来搞到一些先进的船舶以及航空技术,这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提升。

甚至可以让国内的研发团队,少走许多的弯路。

虽说任何的研发团队,都需要一个又一个项目,一个又一个台阶的去成长,突然的拔苗助长会害了这些人。

毕竟,一个人吸收知识的能力有限,他需要在反复的研发中一点点吸取他以前并不知晓的知识。

如今,直接用二十年后的航空技术以及船舶技术对大脑进行灌既,想要让整个研发团队消化吸收这些来自二十年之后的技术。至少在时间上,并不比一个大型的研发项目所浪费的时间又少。

这种超前的未来技术,很可能存在跨代的超前技术。

这就像是一帮小学生,做小学的试卷还能游刃有余,如果拿来中学的试卷还可以蒙一蒙,可是拿来大学的试卷之后,也只能在选择题上碰碰运气。

任何的知识,在消化吸收这条路上都没有捷径可言。

一个人哪怕是天才,也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吸收,更不要说一整只的研发团队。

而且真正开始研发建造之后,这一整个项目所参与的人员,可并不是所谓的一个研发团队那么简单。

种花家的航天项目,一个火箭从零件的制造到整体的组装,直到最后的发射升空。

期间需要上千家的兄弟单位进行零部件的生产。

整条产业链上的工作人员,何止上万,甚至十几万都不止。

如果苏安真的从未来弄来一套航母的图纸,以现在的造船能力,以及科研人员的技术实力,想要消化吸收并且拥有建造能力,恐怕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

倪南光在以前听说过一个项目,那就是国家在很早之前就从大英帝国购买到一套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对方甚至提供了整套发动机的图纸,可是因为国内材料学的不达标,再加上工业基础还不完备。

即便手上有样品,有图纸,依然没办法建造出来。

甚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种花家跟大洋彼岸还处于蜜月期的时候,有跟对方购买过一批黑鹰直升机。

然而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的时间,依旧没有完成对这批黑鹰直升机的逆向工程。

虽然完全掌握了黑鹰直升机上所有零部件的尺寸,也可以大拆之后依然完好无缺的组装回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