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其中最惹人瞩目的还是拥有哥特尖顶的泰恩教堂,双塔高达8米,到了黄昏的时候,她们被镀上了一层蜜色的影子。
捷克作家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我最爱苍茫的黄昏,唯有在这种时刻我才会感到有什么伟大的事情可能要发生,当天色渐暗,黄昏来临时,万物就变得美丽起来,所有的街道,所有的广场,所有在暮色中行走的人,都像蝴蝶花一般美丽,我自己好像也变得年轻了。”
闭上眼睛想一下。
布拉格是不是挺美?
也难怪周董拍婚纱照等等都在这里取景……
林清婉的演唱结束。
歌曲进入第二段间奏。
云晓峰特别留意了一下间奏……
“第二段间奏了。”他在心里默默记着数。
他总感觉许放会故技重施。
第二段间奏和第一段如出一辙,但却做出了些许变化。先是竖琴和鼓点。紧接着出现了一段转场音效……云晓峰就真感觉出现了电影转场一般。
听歌还听出了转场效果。
绝了。
转场音效之后,鼓点加快。最开始的竖琴也被替换成了手风琴。曲风变得更加欢快起来。
听着这段间奏,
仿佛能看到布拉格广场上许多人在夕阳下跳动着欢快的舞步一般。
然后再次出现专场音效……
手风琴变成了某种笛声……再专场,恢复手风琴,但节奏已经变得更快了。
有一种诡异的感觉。
像电影在不断专场。
又像一位会魔法的女孩儿正在施展着某种神奇的黑魔法。
诡异。
同时也透着一股魔幻之感。
此刻云晓峰觉得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这段编曲:天马行空!
真一点也不按套路出牌啊。
“卧槽!
这段间奏的编曲绝了啊。”
“神编曲。”
“只听这段间奏编曲都值了。”
“又神又奢侈……间奏和编曲都被许放玩出花来了。”
外行人都纷纷赞叹。
更别说云晓峰、陶吉等资深的音乐人了。
这段编曲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想象力十足,创造力十足,甚至还可以用大胆来形容。
因为很少有人敢这么写!
间奏结束,歌曲从林清婉演唱模式切换到了许放的rap模式:
“透着光彩绘的玻璃窗装饰着哥德式教堂
谁谁谁弹一段一段流浪忧伤……”
然后进入第三段间奏。
第三段间奏比较短暂,结束后,演唱接力棒再次交给林清婉。从rap过渡到了流行唱法。
“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
接着再次进入间奏。
手风琴再次拉响。
手风琴声中夹杂着钟表秒针的跳动声……
然后进入“禁忌二重唱”!
所谓“禁忌二重唱”、“禁忌三重唱”即周董习惯在演唱的时候,后面铺一轨说唱的和声。
而在这首歌里面,则是蔡演唱,周董为其和声。
听起来十分舒服。
嗯……说得再专业一点!即使用复调!周董将复调用得出神入化。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这样的写法。
云晓峰一直都在数着这首歌的间奏数量。
不知不觉已经超过了《双刀》的六段间奏。
这首《布拉格广场》竟然出现了八段间奏!
八段!
每一段都不一样。
简直令人发指!
这特么都被秀翻了啊。
云晓峰从来没想过还可以这么写歌!
“他的才华都溢出来了啊。”云晓峰在心中感叹。这样的音乐没有几分天天分是做不出来的。
努力可以把一件事做到八十分。
但要走到九十分、一百分!
常常就需要天赋了。
好在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就不需要做到9分!所以努力就完事儿了。然而云晓峰此刻却感觉,自己和许放之间隔着一条鸿沟。
一条叫做天分的鸿沟。
“安静小巷一家咖啡馆
我在结账你在煮浓汤
这是故事最后的答桉”
有人说这段歌词神预言了双j恋的结局。
的确似乎很像……
但实际上许放猜测,这段歌词描写的应该是卡夫卡和密伦娜夫人的故事。
“宁静小巷一家咖啡馆”是老城广场旁的雅克咖啡馆,当地最富盛名的人文景点,是作家卡夫卡写变形记的地方,他曾给密伦娜写了2万字的情书,但最终两人没有结合。
据说密伦娜曾去咖啡馆找过卡夫卡,但是卡夫卡没有见她。
这也是一段没有结果,
稍显遗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