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岛田真司的提议几乎马上就被舒勒驳回了,理由是那套办法恐怕并不能钻李林定下的游戏规则的空子。无计可施的众人面面相觑,他们暂时还想不到什么把蒙斯克逼入绝境的办法,而且蒙斯克不见得愿意同他们合作。本着游戏人生的态度享受新生命的德古拉和完全不在乎他们的大岳丸都只是特例,不惜多次派出雇佣兵和暗示巴基斯坦军队来追杀他们的蒙斯克显然不会是愿意轻易妥协的温和派。
“……要我说,还是把他抓起来算了。告诉他,你要是不配合我们,我们就直接把你宰了。”戴着眼镜的青年日本学者嘀咕着,“我就不信他不怕死、不珍惜好不容易得来的新生。”
“这个方法当然要考虑,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他究竟说了实话还是在胡扯。”伯顿很不客气地捏着手里的香烟,他刚才看到天花板上有报警装置之后就彻底打消了在屋内抽烟的念头,这让他顿时很不愉快,“经济上的手段,交给我就行。二位,把你们的本事都用上,测试那些尖端技术的工作还没结束呢。”
据说,彼得·伯顿在逃离达卡之后改头换面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赚取了足以让他同夏普敦公司在印度的代理人进行相对平等的交流的财富,而这其中的艰险是舒勒和岛田真司无从体验的。当伯顿叼着雪茄大谈特谈先以2亿马克作为基础时,两位供职于夏普敦公司的学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暂且无视同伴的唠叨。
事实上,伯顿选择这么早地恢复和同伴们之间的联系也是迫于无奈。印军的大举介入直接打乱了许多人的计划,也让伯顿继续蛰伏下去的方案搁浅了。随着印军的快速推进,泰伦矿业公司在东孟加拉地区的大量设施落入印军手中,连带着一起下落不明的还有伯顿等人急需掌握的一些重要证据和资源。
万一合众国再介入到战争中,那事情可真谓之一发不可收拾了。幸好合众国国内的大量反对意见使得美军至今不敢公然协助巴基斯坦军队,而德军恰到好处的中立乃至遏制印军大举进攻势头的行为无疑又是向对手的示好。到这一步,最大的后顾之忧已经解除了,但余下的威胁仍在。
泰伦矿业公司还有活跃在东孟加拉这片土地上的那些罪孽必须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被永远埋葬。这对参与到战争中的各方来说都是一个相对体面的结果。
本着尽可能挽回损失的原则,迈克尔·麦克尼尔在印军干预东孟加拉危机后尝试着和印军接触,但他并没有理由从印军手中接管那些设施。一来德军并未参战,二来孟加拉军此刻也不会冒着和印军决裂的风险去触另一个恩人的霉头。碰了一鼻子灰的麦克尼尔只得另寻他法,他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那些仍未被印军占领的设施上。
这是明摆着的,军方的大人物们(或许还有坐镇新德里和柏林的文官们并不在乎这里曾经发生的惨剧。无论是死掉了三十万孟加拉人还是三百万孟加拉人,那都不过是新秩序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过程中所必要的损失而已。几百万手无寸铁又食不果腹的文盲并不能给高高在上的政客和将军们带来多少收益,沾着这百万人的鲜血的智慧结晶却可以。
但麦克尼尔手头并没有一支用于执行他命令的可靠又强大的部队。约书亚·米切尔的行动受到施密特中校的牵制,而谢里夫·罗易乃至整个z集团在印军干预之后就成了尴尬的局外人——这些人明明才是在过去一年中和巴基斯坦人的十万大军血战到底的功臣,如今却只能坐视印度人前来接收战果。
“……我突然想要给自己放假了。”麦克尼尔坐在卡车里,沮丧地同斯塔弗罗斯一起看热闹。他手中仍然掌握着一定的资源,只是无法用到他所需的地方。“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个结果。”
望着麦克尼尔那双失落的眼睛,斯塔弗罗斯无言以对。事到如今,他们仍有全力一搏的机会,只是其成本并非此刻的麦克尼尔和斯塔弗罗斯所能承受的。
围困也许还会持续很久。印度人、孟加拉人以及达卡的巴基斯坦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同样被围困在城市内的外国人都有各自的条件,既然各方愿意走到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大打出手,就说明事态还有和平解决的余地。
但这对麦克尼尔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摧枯拉朽的攻势和突然之间的停火都不符合他的利益,那只会让他进一步失去浑水摸鱼的机会。正是因为强势的印军介入了东孟加拉危机,他和斯塔弗罗斯才从孟加拉人倚重的重要角色摇身一变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当斯塔弗罗斯试图继续频繁调动白袍大斋会的信徒们以从事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名义搜集情报并顺便办些私事时,一些印度军官很不友善地对着身披白袍的志愿者们说,他们不介意事后调查一下白袍大斋会在印度境内的所作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