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手头宽裕一些的士爵和八旗,甚至是才入伍尚未封爵的士兵,全都够买了称心的甲械。现在返乡帮农(因为劳动力不足,所以士爵和八旗兵不是终年服役,而是一半人休春播假,一半人休秋收假,以保证农业生产可以勉强进行。另外。在冬夏两季,军将士兵也能轮流休假回家去制造人类。)的军将,大多扛着甲械,富裕一些的还牵着马匹。
便是没有携带盔甲长枪的旅人,也大多佩刀带剑!并且还不是大宋境内比较多见的用于自卫的短刀短剑,而是真正用于战斗的长刀。刀身笔直而狭窄,刀头为尖角状,长度往往超过三尺,类于唐朝的大横刀。不同于宋军列装的便宜货环首大刀,大横刀采用的是包钢或夹钢技术。所以没有宽大的刀身刀背,重量也轻。在实战中多采用直刺而非挥砍,是真正的军国利器。不过价格也是不菲的。只有富裕的军事贵族和商人才装备得起。而且也只有个人掏钱购买,才能保证每一把横刀都质量上乘。
除了佩刀带剑,还有一些旅人随身携带了枪弩或弓箭。他们无论乘马还是徒步,都挺身按剑而行,一个个神情磊落,气宇轩昂。使得北明之人迥异于南宋民人的温文尔雅,显得刚劲质朴,充满了尚武豪放的气质。
而更让邓明安、邓明理惊奇的是。在田间劳作的农人,也将兵器盔甲带了出来。就摆放在田间地头。仿佛随时准备披甲执锐上阵厮杀!不,不是仿佛。就是时刻准备上阵!
辽阳府已经靠近塔察儿的斡赤斤兀鲁斯,而且地形平坦。利于骑兵运动。所以随时有可能遭到蒙古骑兵的入侵!现在又是秋收季节,理论上是游牧民族来汉家农人的土地上抢掠的好日子!而北明的农人,自然要做好随时厮杀的准备!
邓明理扭过头,一脸忧郁地望着任宜江,低声问:“任判官,路上行人,田间农人,全都兵甲在身——真的随时都有和鞑子见仗的可能吗?”
“和鞑子的交战又没有停过,只是大打小打而已。”任宜江见怪不怪地说道,“就春、夏两季的情况看,主要还是我们入侵草原,抢人抢马。”
“去鞑子那边抢人抢马,这个也太……太危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