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的钟声沉闷敲响,大宋皇佑二年的解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士子们先提笔在卷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籍贯和考场号,又在左上角写上卷号。
这时有铃铛‘当啷!当啷!’传来,这个声音令每个士子都摒住了呼吸,这是报题声,题目只出现一次,看不清就得拉铃了,可那样势必会引起监考官的不快。
铃声到了范宁面前,士兵出现了,他举着一块牌子,牌子上就是今天的议论题题目。
《春秋无义战》
果然和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一样,没有偏差,范宁稍稍松了口气,提笔在稿纸上写了下今天的议论文题目:《春秋无义战》。
这是《孟子.尽心》中的一句话。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伐,上伐下也,敌国不相争征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道义的战争。最多也就只是这一国或许比那一国要好一点......
关于怎么理解孟子这段话,一直有各种注释。
孙子在《孙子兵法》一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范宁却想到了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对这段话的理解。
《春秋》每书诸侯战伐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不过从范宁的个人态度,他并不是很赞成孟子这番话。
没有春秋的混战,怎么会有战国七雄?没有战国七雄,怎么会有秦朝的统一?没有大一统的基础,怎么会有中国的再一次崛起?
历史自有其规律,要是大家都遵从义而不战,诸侯国们和和气气保持两千年,那后世的中国就是一盘散沙。
从历史唯物论来说,春秋确实无义战,但这种战争却是必须的。
不赞成归不赞成,但范宁还是要遵从大义,写一篇能让他得高分的议论文。
这篇文章范宁已经准备很久了,略一沉吟,范宁在稿纸上写下了他的议论文。
虽然宋朝的议论文并不像明清八股文那样拘泥于格式,但在科举中,一般都会开宗明义,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没有办法,审卷官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卷子,一般不会有太多耐心仔细帮你推敲,一般看到一半,考生还在啰啰嗦嗦,不知所云,这种卷子就直接判死刑。
必须在开头两三句话就抓住审卷官的眼球。
范宁之前至少准备了三个方案,他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一刻他最终决定,用朱熹的注解来作为自己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