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款技术的买卖,都不存在绝对的卖贵了或者卖便宜了,只有相对的划算不划算。
软件的开发成本,往往是硬性的。谷歌要做一个图片搜索引擎,facebook要做一个人脸识别技术,投入的研发资金都是数亿美元级别的。当然,这两家公司是喝头口水的存在,作为第一批先行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投入自然不菲。
顾莫杰可以以一个比谷歌低至少一半以上的报价、承揽“基于图片素材搜索的找同款”研发任务,并且以初音网络科技这家公司作为担保。从技术成本层面来看,顾莫杰的开价并不算黑。
此前卖不出去,无非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找不到对应的赢利点,也烧不起这个钱。
中美国情差距太大,美国人民的基础衣食无忧。
哪怕后世发生了萧条,连累了养老保险,美国人民打出的标语无非也是“难道等我们退休了,还要自己洗车么?”之类的口号。绝对不会有美国人因为缺乏社保,而连基本衣食生存都维持不下去。
这种差距,注定了5年前后,美国人已经踏入了“恩格尔系数常年低于2、收入主要部分用于兴趣、爱好与社交支出”。
社交包括旅游、买奢侈品、买嗜好品,以及装逼。说到底,前三项的最终目的,也是装逼,包括通过“分享”来装逼。所以facebook提供的东西,对于装逼需求强烈的美国人,是非常重要的,facebook的任何新技术,花钱都花得值。
而同一时期,中国人的收入还停留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而非精神需求。5年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需要的不是奢侈品,而是便宜的盗版货。同一时期,美国人买房时的思想达到了“这房子我喜欢。住起来舒服”的层面,而国人还停留在“这房子买了将来会涨”。
对付前一种人,可以诱导他的“兴趣与社会尊重需求”,来激发其消费欲望。
对于后一种人。更多要靠威胁。把刀架在人脖子上,以“不买你就亏了,不买这货将来会越来越贵,等你发现这货是你的生存刚需、非卖不可时,一切都晚了!”来促成消费。
如果没有顾莫杰这个变数的出现。在原本时空的历史上,马风的淘宝网“找同款”功能,会晚出现那么几年,而且哪怕出现了,也会长期停留在“文字关键词组合的搜索”这种低级层面。
至于图片搜索和人像识别技术的引进,会比美国同行们晚两年多。直到8年前后“人人网”开始做这方面引进的先行者、并且取得小幅度的成功,然后再被行业山寨巨头藤迅快速跟进、将该功能复制到qq空间里。
同时,因为时间上比美国人晚了整整两年,中国人在获取这些技术的时候,开发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只需要几千万人民币级别的研发投入,就可以做到这项技术。毕竟,在互联网界,一款比世界最先进水平落后两年的技术,和一款只比世界最先进水平只落后几个月的技术,其取得成本会有十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