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日。
宋承前代之制,逢元旦、五月朔(一日、冬至,皆会举办大朝会,即便元旦是休沐日。
但大朝会仍是会举办的。
大朝会更多的是礼仪性朝会,几乎不处理实务。
所以,百官们一下朝便各回各家,继续放假。
不过,大朝会虽重,但若是遇到国丧,仍会停办。
真宗新丧,不仅今年的大朝会取消,明年同样也会停摆,待到二十七个月后,大朝会才会重新开始。
当然,大朝会没办归没办,改元的诏书仍是要下的。
早在元旦休假前,改元的诏书便由翰林学士刘筠写好了,而这也是刘筠站的最后一班岗。
新年一过,刘筠就会转迁为御史中丞,也就是言官的头头,台谏系统的一把手。
刘筠早期虽是由杨亿提拔起来的,但他的名气丝毫不亚于杨亿,他和杨亿皆是西昆体诗派的领袖级人物。
由他写出的诏书,自然是花团锦簇。
不过,诏书颁布之后,朝臣们最先关注的不是诏书的文辞,而是其中的内容。
改乾兴二年为天圣元年!
‘天圣’这个字眼,顿时令人浮想联翩。
事到如今,‘天圣’的年号出自钱惟演,此事已然不是秘密。
钱惟演是怎么走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按道理来说,新的年号不该用‘贬官’上书的年号,临近年末那会,上书新年号的官员,如那过江之鲫一般。
各种充斥着美好寓意的年号,不知凡几。
皇右、隆兴、乾道、德右、绍圣等等,哪个不比天圣好?
上元灯会有着猜灯谜的传统,而拆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凡是猜过灯谜的,都能领会出‘天圣’二字中隐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