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李杰又翻看了另外一位举子的答卷。
胡瑗?
看到这个名字,李杰眼中闪过丝许诧异。
虽然他知道胡瑗参加了制科,但此时的胡瑗还在成长期,对方能通过御试,多少有些出乎预料。
不多时,李杰放下了胡瑗的答卷。
和范仲淹一样,胡瑗也是以教育为切入点,只是有着范仲淹珠玉在前,胡瑗的答卷不免有几分逊色。
当然,逊色只是相对的。
经世致用的思想,仍然值得称道。
评个五等,中规中矩。
紧接着,又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
王素!
王素是已故宰相王旦的幼子,他能出现在制科中,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王旦虽然已经离世,但如今不过去世五六年,余荫仍在。
不仅如此,为了三槐王氏的传承,王旦苦心编织了一张以姻亲为由的人脉网。
王旦的长子王雍,先娶大理寺卿李湘之女,李氏早丧之后,又娶了吕夷简长女。
幼子王素,第一任妻子为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之女,李维和李沆是兄弟,王旦和李沆素来交好,这次联姻可谓是亲上加亲。
另外,王旦的几个女婿,同样不是俗人。
大女婿是名臣韩亿,二女婿是太宗朝参政苏易简之子苏耆,三女婿是宋初宰相范质之孙范令孙,四女婿是吕夷简次子吕公弼。
几个女婿中,除了范令孙稍差几分之外,其他人俱是一时风流人物。
有着这样的关系网,纵使王旦离世,余荫不在,也能保住三槐王氏的延续。
况且,王旦的三个儿子,也不是那等不学无术之辈。
长子王雍虽然是以恩荫入仕的,但他不参加贡举,并不是因为才学不佳,而是因为王旦不允许。
王旦的堂弟王睦,曾经打算参加贡举,报名之前,王睦问了问堂哥王旦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