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吊儿郎当,混沌度日的街溜子,但这一切都是脆弱的伪装。莫三妹看似狠厉的皮囊下,实是软得一塌糊涂的菩萨心肠。
“苏泽哥哥好,我叫杨恩又,可以叫我又又。”终于见到导演千挑万选的小对手,苹果脸,小鼻子,一双灵动大眼睛,特别是说话喜欢仰着头的模样……
还真有点小哪吒的感觉!
不得不说这个角色不好演,甚至可以说难度很高,需要粗鄙不羁的表象下有副慈悲心肠,并被放大在电影院的荧幕上经受千万观众的审验。
如果光是自己还好,而另一头合作的稚童更加考验表演功力。成人与孩童两个年龄层分明的演员之间,化学反应是最难掌控也是最难发生的。
孩童本就天真、直观且敏感,更不要说又又是一个具有表演天赋的孩子,她与成人对戏所迸发的反应会更为直观地明确戏好与否。
最终成片需要三哥与小文的一切关系表达,都是最美好也最纯粹的,就算是苏泽,也是巨大挑战,毕竟第一次跟小演员有这么多的对手戏。
接下来几天,苏泽跟又又基本形影不离,一起体验生活,一起培养默契,一起游戏打闹……
其实孩子对大人其实挑剔得很,情感的倾泻也更加直白,苏泽感觉必须对小演员平等以待悉心引导,剧情里三哥对小文从闹心排斥到倾心爱护,小文对三哥从敌视到自发的保护并依恋……
才是演员之间真诚相待的互相成就,也是将来每个坐在影院中观影的观众心为之动的至关之键!
“名不虚传啊!”身为导演,刘江江无比感叹这次真是遇见贵人了!
无论苏泽的敬业,还是孔雪的专业,都让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无比安心,甚至有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感觉。
最难得的是分寸,除了剧本,无论团队还是资金甚至演员都是金泽主导,可不管身为老板的苏泽还是制片监制的孔雪,对导演都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