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大伯应声,偏头看了眼正努力翻越门槛的侄子。
林妈妈站在门槛后面打趣地看着手脚并用的小儿子,问大伯娘:“大嫂,有我能帮忙的地方没?”
大伯娘扭头看了一眼弟妹,笑着回答道:“没得啥子要帮忙的地方。你看到点小川,不要抬脚就踢翻了他。”
油灯只有豆点大的火光,不够亮,大人们忙起来有时会忘记注意脚下。
林妈妈见厨房里不需要自己帮忙,便一把抱起努力翻过了门槛的小儿子到堂屋。
大伯在从后锅里面舀鸡汤倒入陶罐,又漏鸡肉盛到盘里。
大伯娘已经在边铲菜,边瞥着丈夫,见他也不尝一尝,直接动手舀,忍不住提醒:
“他爹,你没先尝一块看看有盐味没得,肉粑了没有?”
“应该差不多。”林大伯手上动作没停。
闻言,挑了二个小块的示意在灶前烧火的大儿子、二儿子,“大海,小江,你们来尝一块看看。”
这是奖励愿意进厨房帮忙的二个儿子,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反正,谁帮忙,谁就可以先尝。
林大伯不喜欢尝菜,因为手秤很准确,可以当药师的手。根据鸡汤量(菜量)估计着下的盐,一般都合口味,不咸不淡。
老母鸡炖干茶树菇,汤的味道鲜香的很。鸡杂里的酸菜杆辣呼呼的也很下饭。
林川吃一小碗红薯干饭,喝一小碗鸡汤就饱了。
鸡肉,他只看了一眼就摆头不要,因为看那个颜色就知道自己咬不动,嚼不烂。
吃过饭,伯娘带着大海哥去洗碗的时候,大人们开始摆龙门阵。
大伯打量了一眼堂屋东边堆的红薯,问爷爷:“爹,咱家今年酿多少红苕酒?”
爷爷也跟着望一眼红薯堆,看一眼奶奶:“他娘,今年红苕多挖了不少,多酿二瓮咋样?不是,红苕堆起要烂。”
奶奶沉吟良久才以商量的语气道:“跟去年酿一样多算了。我看这个天(世道)又要不太平。
今年的秋粮税赋又加了二成,明年不晓得会咋个样?我打算多打些红苕粉,多做些红苕干存到起。
这样子,就算外面又大乱了起来,其他的粮都给收走了,咱们也不至于让饿死。”
“娘,应该不会大乱了吧?”大伯蹙眉思索着道。
“大清已立朝十二年了,现在乱也应该是乱在关外。”
奶奶瞪一眼大伯:“我这不是为了预防个万一?万一有个啥万一,能咋个办?”
“反正,家里多备些吃的干的不会错到哪里去。酒那个东西,它是水。若是遇乱,被人打烂了瓮、坛,捡都捡不起来。”
林川听到这里见长辈们依旧没提到皇帝,心里猫抓似的,实在是忍不住插嘴道:“大伯,大清现在的皇帝是咱们汉人吗?”
“当然是汉人。不是汉人哪里能那么快平定天下。”大伯下意识的回答了问题,才发现是三岁的小侄子问的,颇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