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不简单。前不久,记者走进这个先进集体,试图揭秘这群总是深居幕后、隐藏在电话另一头的话务女兵,探寻她们平凡背后蕴藏的制胜密码。
“青春不只诗和远方,还有耳机和键盘。”值班结束,刘丹笑着跟记者感慨。低头想了一下,她又补充说:“只要梦想不灭,三尺机台就是离诗和远方最近的地方。”
“理解平凡背后的伟大,是每一名话务兵必须接受的历练”
值班机房内,铃声响起,南部战区空军某通信旅话务女兵接通来电,娴熟应答,闻声记录,运指如飞,瞬间完成电话转接。
在这三尺机台,她们每天要重复这样的操作千百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平凡——这是所有话务兵对这个岗位最初的感受。
“起初,我真的很难理解‘岗位就是战位,值班就是打仗’这句话。”中士刘丹回忆道,还是列兵时,她对于每日的值班,感到更多的是单调和枯燥。
直到那次一等战斗值班的铃声响起……
那天深夜,刘丹一个人在机房值守机台。突然,警铃骤响,电话一个个打进来,原本安静的机房顿时变得嘈杂。
刘丹知道,这是重大任务的信号,而领班员带领的支援力量需要数分钟才能抵达。
“时间紧急,我必须立刻操作!”虽然刚取得值班资格不久,但刘丹全力以赴应对,快速接通了所有电话,成功坚持到支援力量前来。
经历了话务员工作生涯中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值班,她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阵,外军舰机频繁闯入某海空域。与一线维权部队同步,刘丹和战友们频繁进行战备等级转进。有时正在吃饭或者训练,铃声突然响起,女兵们就迅速冲向通信值班室。
一次凌晨四点多,刘丹结束值班刚刚躺下,警铃骤响,战友们立马像弹簧一样从床上弹起。她回忆说:“那段时间,大家睡觉都不敢睡得太熟,甚至有人连续多天和衣而眠,只为能第一时间赶到战位。”
在那段紧张的时期,刘丹时刻感受到通信值班室内浓浓的“战味”,也就明白了三尺机台为什么被老兵称为“战位”。
“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就是接听电话而已,但每通电话都可能关系到一项重要决策,或者一条重要作战指令。”刘丹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每一通电话都马虎不得。”
对于三尺机台的意义,话务兵们几乎都有一个逐步深化认识的过程。
刚到连队的时候,李凯珊圆梦军营的喜悦,很快被平淡枯燥的值班生活给打碎。她感觉这里的生活和自己想象中的部队生活大相径庭,没有硝烟弥漫、金戈铁马的壮观场面,只有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的值班备勤。
“我一度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甚至想要逃离。”李凯珊坦言。
发现李凯珊的消沉,指导员刘潺荃找她谈了很多。“不要以为接电话就不是打仗,一个电话的背后联通着千军万马。”指导员的这句话瞬间点醒了她。
“对话务员而言,接转电话就是打仗!”这天以后,李凯珊的思想悄然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开始慢慢爱上这里,喜欢上和战友们朝夕相处的生活。
认识的加深带来坚持下去的力量,也会激活奋斗的动力。
当一茬茬新兵明白了“岗位就是战位,值班就是打仗”这句话背后的深意,她们就会爆发出更加强烈的尽责精神:有的为了提升反应速度,每天早上比别人早起两三个小时背记号码手册;有的在夜训结束、战友都返回宿舍休息后,依然坚持加练到深夜;有的为了练习输入速度,练到手腕酸痛肿胀,甚至累得抱着键盘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