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务上,杨嗣昌很少提建议,朱慈炫目光就转向毕自严,他是财政大臣,北直隶实施新政与财政部也有关。
毕自严笑道:“陛下,北直隶实施新政,田赋没问题,但执行新商税,恐怕会遭到巨商们抵制,影响南北物资流通。尤其是粮食,一旦民间米粮入京不足,必然会出现粮荒。”
商税是个敏感问题。
山东商业基本掌于内务府之手,实施新商税,实质上大部是从内务府盈利中划出的。
南直隶状况稍差些,但内务府也占据很大份额,又是则平叛,实施新商税哪怕有人不忿,也不至于敢公然反对。
在这两个区域实施新政,执行新商税,阻碍基本不会有。
而北直隶不同。
有京城这庞然大物在,必然需要从南方输入大量物资,而一旦新商税遭到抵制,商品流通必然会迟滞,对民生影响非常大。
朱慈炫顾虑很大,但还是想听听孙承宗的意见:“孙卿,你如何看?”
孙承宗轻笑道:“陛下,既然你有顾虑,又何苦为之烦恼呢?不若待南直隶稳定,上书房南迁后,再在北直隶实行新政。到那时,陛下可以雷霆之威,严惩反对者。”
老成之臣,老成之谋。
迁都南京,京城人口必然大降,而那时晋商也遭到毁灭性打击,巨商们再整幺蛾子,对局势影响就不会太大。
朱慈炫接受这意见:“王承恩,去司礼监传旨,北南隶暂不实行新政。”这份旨意一要平复舆情,二要表明新政迟早会来。
给北直隶新政一个定论后,朱慈炫又召见了一个历史名人——孙可望。
张献忠四大义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