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衡、彬父、不言......你们怎么看?”
翰林学士承旨陈东坐在一张圈椅里面,边上一张桌子上摆着东西两府刚刚呈上来的《折冲府改制疏》。
室内一片沉默,被陈东点到名的三个翰林学士、直学士胡铨、虞允文、萧不言都眉头紧皱。
由于赵楷经常带兵出征,也不带着文武百官随行,所以跟随在他身边,负责起草诏书、参谋政务的翰林学士院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身为翰林学士院掌门人的承旨陈东甚至有了“内相”的外号,俨然和东西两府的相公平起平坐了。
而在他的领导下的众翰林又分为学士、直学士、侍读、侍讲、编修等等。
其中学士、直学士可以和承旨一同充当赵楷的参谋,由两府、诸路、诸军呈上来的奏章,他们先看,赵楷的旨意也通过他们下达。编修则是笔杆子,在战时还得披甲随扈在赵楷左右。至于侍读、侍讲则是皇子、公主们的家庭教师。
而今天在翰林学士院的官署之中和陈东一起议事的三人中,洪武元年的进士胡铨已经是学士了,而虞允文、萧不言两人也因功晋升为了直学士......考虑到他们的年龄,都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过这三个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官员,现在都微微皱着眉头,显得有些忧虑。
而让他们仨忧虑的原因,当然就是正在迅速推进中的折冲府改制了......哦,或者说是府兵这个阶层的日益膨胀!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
府兵制当然也不完美,无论是北周隋唐的府兵制,还是赵楷实行的府兵制,都有其缺陷。
历史上北周隋唐的府兵制被关陇勋贵所把持,换了好几家天子。赵楷在设计自己的府兵制时,当然吸取了教训,采取了限制上层,厚养中下层的制度。
如韩世忠、岳飞这样站在北宋府兵制顶尖的人物,直到如今才刚刚敲定了一个郡公的爵位,爵田、职田、宅田加一块只有6000亩,想要塞外的牧场还得再申请。
另外,这些“大府兵”大多都是寒门武士,不像那些关陇勋贵那样都出身高门大户,家里面宗亲、门客、死士一群群的。他们大多是孤寒之士,家里没有什么势力。
而且赵楷还利用这次封爵,把这些“大府兵”从各自的老窝都挪到北京路来了。
北京路原来是辽国、金国的地盘,这些“大府兵”在这里没有基础,要做大也是几代人以后的事儿,而且还得和董金刚一样多子多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