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帝王也内卷!(1 / 4)

阿骨打代表女真族投降,北方最大的势力被一扫而空,北方暂时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权力真空,但大夏怎么可能会坐视这种情况不管。

关于怎么治理北方如此庞大的区域时候,朝廷大臣出现了很大的争论,因为在和谐地方大多是荒漠、草原、高原这些农耕文明并不适合生存的地方,这些地方是游牧民族天生喜欢的地方,但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历来敬而远之。

有些大臣认为还是扶植亲大夏的游牧民族,比如让阻卜部去镇守这些地方,而大夏只需要和阻卜部大好关系就可以了。

但有些大臣却提出论调,认为北方地区虽然不适合耕种,但真正强大的中原王朝,就没有真正放弃这些地方的,无论是强汉也罢,盛唐也好,只要有机会,肯定要费大力气去控制的,即便耗资甚多也是如此。

两种论调各有各的道理,相互说服不了,最后还是欧阳辩出来定调。

——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块区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治理了。

欧阳辩解释说,这些地方治理困难的地方在于过于广阔,而且不适合大量农耕人口的生存,造成这个困难的其实还是因为技术的不足。

地方辽阔,便会有天高皇帝远之虞,但现在交通有火车,只要在关键的区域修建铁路,形成铁路连接的城市群,比如以中京为起点,修建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经过仪坤州、临潢府、秦州、长春州、越里吉、奥利米,那么这条线上的关键城市已经在掌控之中,哪个地方有入侵或者叛乱,军队便可以通过铁路迅速抵达平叛或者抵抗侵略,大量的军事物资也能够快速地抵达——这原本是最困难也是最耗费国力的东西。

而关于经济问题,这些地方中原王朝不好控制,就是因为只能单方面投入,稍微有些出产的特产也是无法运出来,但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就单说牲畜这一样,就可以创造大量的财富反哺这些地方。

大夏朝的人口现在有一亿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肉类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光是河套地区这些地方出产的牲畜,根本不够整个大夏人民消费的,这几年大夏境内的肉类价格已经明显上涨了,有通货膨胀的原因,但根本还在于肉类的供应不足。

所以,只要火车能够到达北方,就能够从北方运送大量的牲畜出来,这方面产生的价值虽然未必能够弥补在铁路方面的投入,但只要能够不足一半,就是值得的。

一方面北方能够长期产生效益,只要时间足够长,就能够弥补这方面的投入;

另一方面,在地缘价值上面,蒙古高原对于大夏朝的屏障作用是不可取代的,有了蒙古高原的屏障,大夏朝就有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的余地。

设想一下,如果北方敌人抵达临潢府,那么随时能够进逼中京,越过长城,便是大夏朝的腹地,而有了蒙古高原这个天然屏障之后,北方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一个稳定的北方,对于中原文明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个屏障,中原王朝就能够将国力花在发展经济上,而不是穷兵黩武,将国力消耗在防御北方敌人上。

大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都说大宋的弱是因为得国不正,有些道理,但不是根源,根源在于大宋没有北方屏障,没有这个屏障,就始终没有办法真正安心发展。

宋朝如此富裕的情况下,但官府依然穷得叮当响,当然税收也收不太上来,但军费的支出太大了,西军和北军那么大的体量,每年要烧掉的军费,多的时候要占支出的八成。

八成!

记住这个数字。

后世的国家包括那几个最强横的国家,最多也不过是3.5%,宋朝却足足八成,这是何等恐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