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领地不大,一般的事务,欧阳朔自个儿心中就有数。属下的臣子,也没有偷奸耍滑之辈,都会按时处理妥当。
可随着领地正式据有七郡之地,再也不能如此随意了。
每日来往的公函,就不下数十封。
欧阳朔就算是神人,怕也是忙不过来。
正是如此,欧阳朔一回到山海城,便敕令,再次对秘书室进行扩编。
除此之外,建立一套合理的奏章制度,就势在必行。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前明旧制,官吏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而且题本办文程序繁琐,还容易泄密。
雍正年间,张廷玉把奏折制度化,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吏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帝朱批,认可之后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
但奏折中的朱批内容,不得写入题本。题本由此成为官样文章,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成为主要官方文书。
这一制度,一直坚持到清末。
此外,张廷玉还制定了完善的保密制度,为了保证奏折的内容不致泄漏,清廷定立了一整套保密制度,使奏折制度更加完善起来。
自此以后,作为一种官文书制度的奏折制度才被确立下来。它不仅牵涉朝廷政令的推行,而且关乎君臣间权力的分配。
因此,非个中人,是根本无法主导此项变革的。
就算是一代名相萧何,限于朝代因素,在拟定领地奏章制度一事上,怕也没有张廷玉这般专业和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