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这边带队的是何磊,而军方则是庆中杨。
一番寒暄之后,各大厂商介绍各自的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有大有小,有四轴飞行器,也有普通的飞机造型,还有一些制造成了类似飞鸟的形状,极其小巧,让众人大开眼界。
“我们的无人机代号蜻蜓,它最大的特点是拥有无线中继系统,只要建立中继站,就可以将侦查半径扩大到30公里……”
“我们的无人机代号海东青,它拥有卓越的空中格斗能力,遇到其他的无人机,可以灵活机动地规避,甚至凭借自身的强化装甲,直接撞落敌对的无人机。就算是面对搭载了武器的敌对无人机,只要不被密集扫射,都可以安然返回……”
“我们的无人机代号蜘蛛,它拥有多种探测系统,经过改造之后,可以搭在信号屏蔽与截获系统,在信息战方面……”
“我们的无人机代号麻雀,它非常小巧,非常适合城市内复杂地形的飞行,可以自动追踪目标,对追缉逃犯……”
众多无人机轮番展示,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坐在主席台上的庆中杨看的有点焦躁。
这些人说的都是可以做到什么,却并不是能做到什么,这其中打了多少折扣,可想而知。
而就算是这些无人机厂商展示出来的部分,也让他很不满意。
此次他本想看到各种无人机百花齐放。一些有突破,有创新,有超强实力的新派无人机。但眼前的这种“百花齐放”,显然还没达到他的标准。似乎各种用处的无人机都有,但事实上,不过是在同样一套框架上,加了点不同的功能罢了,连创新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微创新”而已。而真正的“硬创新”。半个也无。
续航时间,鸡肋。
续航半径。鸡肋。
飞行速度,鸡肋。
隐蔽程度,鸡肋。
这样的无人机上了战场,就是在天上挂个旗:“我来了!”然后给人送靶子的。
现在很多人陷入了“创新”的框架里。跳不出窠臼。
脑洞一开,就能算是创新了。
在消费领域,这种似乎很有用,但是在军事上?只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