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目标: 香港第三大本土银行海洋信托(2 / 4)

香港的诸多银行,特别是华资,从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多灾多难,从5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发生过数起银行金融挤兑事件,每一次都造成数家银行的倒闭。

如十几年前,从61年至65年的挤兑事件,就导致了数家规模中等的金铺、财务公司及银行破产,连当时最大的华商银行恒生银行也遭到挤兑,最终不得已之下,被汇丰收购,不过据说这件事的背后,本身就是汇丰推动。

60年代末,港府被几次差点引发金融海啸的挤兑风波给吓着了,吸取教训后,便模仿西方银行法成熟的国家制定了一些规定,这让香港的银行在后面十年相对来说,要安分很多。

然而,从75-81年的地产牛市,让所有人从这个泡沫中获取了太多的利益,各家银行,为了多赚点利润,讨好当时反而强势的地产公司,都开始对各种风险控制制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无论多大的风险,只要地产市场一直往上涨,那银行的贷款必然会是安全无恙。

陈松青的佳宁集团就是利用这个漏洞崛起,等到了2年后,会给香港的金融市场带来一场滔天海啸,而海信银行,与陈松青没有关系,但也一样是被人利用诈骗。

“6000万美元?”李浩楠大吃一惊,接过资料后看了会,说道:“只是利用支票轮这么简单的套路,居然能够骗出6000万美元?”

海信银行的存款虽然高达120亿港元,但银行也是特殊的,一旦出现银行总存款1%的亏损,都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一点跟一般的公司是不一样的。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复杂的骗局,说到底不过就是内外勾结罢了,有了内应,再简单的骗局都能搞定,不过,这也与海信银行这几年放松风险管控有点关系。”陈志文淡笑说道。

支票轮,其实就是因为现如今没有互联网的消息传递,当一家分公司开出支票后,另外一家分公司只能确认这张支票的真假,但无法确认这个账户有没有在最近一段时间被提现,只能先兑钱,随后再确认,这种信息传递形成的漏洞,在百年前的西方银行就经常出现,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用户进行限制,特别是大额度的支票。

只是这样一来,肯定会影响银行大客户的效率,所以怎么控制风险与保住客户体验,就需要每家银行来自己制定,海信银行就是放松了对一位大客户的审核,让其不停的以这一招,获得了大量闲余资金,随后用来投资,结果投资失败,倾家荡产。

当然,这里面,海信银行的内部,肯定也有帮手,要不然,一家银行再怎么松懈,也不可能在这种事上不停的犯错。

“以现在香港地产及银行业的情况,如果这件事爆出来,那海信银行绝对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挤兑。”李浩楠说道。

以海信银行的规模,损失个6000万美元,其实也不算承受不住,哪怕现在的经济很差,毕竟资产规模在那,顶多亏个几年的利润,股价就算腰斩也不至于倒闭,可是银行最怕的是挤兑,一旦这种损失的消息传出去,恐怕会有一大堆人来取款挤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