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元洲的梁总和何总(3 / 4)

刘平武一边说着,一边把两张产品彩页递了过去。

何友良接了过去,拿在手上,来回地翻看着。

“新元件引进啊?我们公司有个流程。采购部门只有议价权和建议权。决定权在研发部那边。所有新元件的引进,必须经过他们的测试通过,才会转到我们这里,开始谈价格。”

“何总,那怎么样才能让贵公司研发部测试我们元件的样品?”

何友良抬起头,看着刘平武,嘴角挂着笑。

似乎是嘲笑,笑刘平武不自量力。

又好像是善意的微笑,说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刘总,华丰电子做代理有多久了?”

“今年开始的。”

“哦,除了多赢海,还代理什么器件?”

“还有两家翰国的器件,做电源管理芯片和传感器方面的。”

“怎么没代理欧美的品牌?”

“公司太小,人家看不上。”刘平武坦率地答道。

何友良默然一会,又问道:“刘总对我们元洲电子,势在必得啊。为什么不先搞几家中等企业,积累经验再来?”

“我们对自己代理的器件非常有信心,只要元洲电子愿意给我们机会,测试认证,我相信能够成为贵公司的供应商。”

元洲、众普,还有后续要攻关的同维、达特、华信、青云、美尚、协力等国内电子电器厂家,都是国内电子行业知名大厂,未来还会继续发展成为让人仰望的庞然大物。

这几年是他们飞速增长的时期,也是进入他们供应体系里的最佳时机。

再过五六年,少的再过两三年,这些大厂都会完成蜕变,供应体系也基本完善,要想再进去,就是困难重重——越到后面越是千难万难。

那个时候,你有这些大厂的供应商代码,身价百倍。

汹涌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子元件品牌,会求着这些有代码的代理商,带他们进去——这些大厂需求量足够大,又是市场的标杆。

只有成为这些大厂的供应商,你才算是进入到中国市场,才能捞到足够的利润。

没有代码,这些大厂的研发部,连样品都不会去测试。工程师们在设计和改进产品时,都会先在经过认证的元件库里选择元件。

除非是某项功能,必须要用你的器件,几经讨论研究,才会启动新供应商认证流程。

但是那样的机会又有几次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